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掌控清朝大權,是晚晴第一重臣,為何要親自推翻清政府呢?

袁世凱掌控清朝大權,是晚晴第一重臣,為何要親自推翻清政府呢?

晚晴是距離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的時期,也是近代人們最熟悉的時代,而且在這個時代湧現出的人才如同過江之卿,比如晚晴的幾大朝廷基石: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還有後來變法的戊戌六君子等,都是這個時代孕育出的人傑。

而其中有一位非常特殊,那就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袁世凱出生於十九世紀中期,早年的時候受命駐守朝鮮,防衛日軍的入侵,因為政績傑出,歸國後輩授予重任,在天津訓練新軍,從此成為清末最有實力的大臣。

公元1912年,辛亥革命在南方爆發,各地行省紛紛保持獨立,清政府已然走到了盡頭,作為清政府最大依靠的袁世凱在這個時候非但沒有維持清政府,反而逼迫最後一任皇帝溥儀,也就是宣統皇帝退位,從而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鎮壓二次革命,成為民國首任大總統。

不過這就非常的令人不解,袁世凱自幼深受封建忠君護國文化的影響,又身居高位,為何在清政府倒台之後沒有盡心儘力的扶持,反而趁火打劫,逼迫曾經效忠的皇帝退位呢?

在筆者看來,這有著三個原因:

其一,文化的影響。袁世凱神說忠君愛國的思想渲染沒錯,可他同樣受外來文化的熏陶。這件事要追溯到他駐守朝鮮的時候說起,那個時候日本已經完成了明治維新,時代也步入到了近代,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三百年閉關鎖國的國門。袁世凱作為一方的鎮撫使,自然不是愚笨之人,所以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之下,他完全能夠分清利弊關係,也正是這種外來的思想文化,沖淡了愚忠的思想。

其二,心思的變化。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在晚晴的時候,手握重權的大臣都有這樣那樣的限制,比如曾國藩李鴻章之流,他們屬於咸豐帝時期的肱骨大臣,可以說深受皇恩浩蕩,雖然手握重兵,手掌大權,可畢竟心中知道大清的重量,而且推翻大清之後他們也將失去名義上和實際上的很多利益。

袁世凱則不同,他發跡比較晚,駐守朝鮮的死後儼然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之後調回國內之後,心裡已經有啦打算。這就和美食和糟糠的區別,如果吃十年糟糠再吃美食,這確實比較感動,而如果吃十年美食再吃糟糠的話,就會產生心裡的芥蒂,很顯然袁世凱就屬於此列,之後的稱帝也證實了他的野心。

其三,清政府已然成為空架子,早在二十世紀初的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各地的封疆大吏就有了坐觀成敗的心思,袁世凱那個時候在天津也有此類的心思,後來辛亥革命打響之後的局勢,更讓他認清了現實。如果繼續忠於清朝,只能有一個殉葬的下場,所以為了自己的前途打算,還有個人的名聲,逼迫有名無實的宣統皇帝退位都是上上之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銷煙往事 的精彩文章:

他被授予大校軍銜,朱、彭、賀卻替他委屈找主席,後改為開國少將
黃永勝四大金剛之一,風光一時卻唯獨害怕陳毅,為躲陳毅提前出院

TAG:銷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