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在漢末三國歷史上孔融是個名氣很大的人物,他是魯國人,孔子的二十世孫,他的父親叫孔宙,當過泰山郡都尉,孔融小的時候就有與眾不同的天賦,「孔融讓梨」的典故家喻戶曉。

這個故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箋疏》所引融別傳:「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頭頂「孔子後人」的光環,加上讓梨的美談,讓孔融成了那個時代的少年楷模。不過,讓他更為揚名的還是與著名黨人李膺的一段交往,那時他只有十歲,隨父親來到京師,想拜會李膺,可李膺素來簡重自居,不隨便見客。

孔融到了門口對裡面的人說:「我們家跟李家有通家之好,請給通報一下。」李膺很奇怪,於是接見了孔融,問他,兩家有何通家之好?孔融不急不慌地說:「我的先君孔子與先生的先人李耳同德比義,亦師亦友,我跟先生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機智的回答讓大家無比稱讚。

孔融後來被司徒府和司空府徵辟,又改任虎賁中郎將。董卓亂政,欲行廢立之事,孔融激烈反對,董卓雖惱火,但因為孔融名氣太大,沒有殺他,改任他為議郎。時北海國黃巾軍鬧得很厲害,董卓想為難一下他,就授意三公府一塊推舉他為北海國相。

孔融到了北海國,「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開始幹得還不錯,他「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大力發展文化事業。但是,黃巾軍勢頭很猛,孔融說到底只是個文士,他沒有能力鎮壓,被迫退到都昌,被黃巾軍管亥部所圍,情急之下派手下人太史慈到鄰近的平原國向平原相劉備求救才得以脫險。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後漢書》說孔融「負有高氣」而「才疏意廣」,這是個委婉的說法,直白些就是眼高手低、能力有限,他最後被袁紹的兒子袁譚相攻,戰鬥自春至夏,每天「流矢雨集,戈矛內接」,就在這危急之中,孔融仍然「隱几讀書,談笑自若」,不改名士做派。但這阻擋不了袁軍的進攻,城破之後,孔融丟下妻子兒女逃走。

正當孔融走投無路之時,曹操把獻帝接到許縣。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因為孔融素有名氣,就征他為將作大匠,後來升任少府卿,成為部長級高官。開始孔融與曹操還能合作,孔融也積极參与了許多朝政,但很快孔融發現曹操無比專權,天子不過一個名份而已,孔融很反感,開始跟曹操唱對台戲。

曹操曾頒布過禁酒令,目的是節約有限的糧食,保證戰爭所需,孔融給曹操寫信非要爭論一番,他從堯舜到先賢,到他的祖上孔子,再到劉邦、樊噲、袁盎引了一大堆古人,其中不乏有名的酒鬼,說明飲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融此舉,純粹是想攪局。

孔融是大名士,曹操還不能不回答,曹操耐著性子給孔先生回了封信,闡明禁酒的現實意義,哪知孔融不讓理,一連給曹操回了好幾封信,語氣越來越不友好「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

曹操與袁紹相爭於官渡,孔融不出來幫忙也就算了,他還說風涼話,大談什麼和平主義,勸曹操不要興兵。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曹操想恢復古代的九州制,孔融馬上對著干,提出要恢復古制就一塊恢復,比如古制中的王畿之制,以天子為中心,千里之內應由天子直接管理,不能封給別人,導致九州制泡湯,曹操的不滿可想而知。

最讓曹操不能容忍的是孔融搞人身攻擊,據《後漢書》孔融傳記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下鄴縣後,十八歲的曹丕看上了二十三歲的甄宓,把她娶回家。孔融聽說後給曹操寫來一封信,卻不是來賀喜的。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孔融在信里陰陽怪氣,說了一句話叫「武王伐紂,以妲已賜周公」。

等等,這一句話出自何典、又是何意?連飽讀詩書的曹操也搞得一頭霧水,後來曹操見到孔融,當面請教這出自哪個典故,孔融回答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什麼意思呢?就是根據現在的情況,順手編的,曹操聽了簡直得氣死。況且,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妲已是殷紂王的愛妾,武王並沒有把妲已賜給周公,所以曹操翻遍史書也找不出來這是什麼典故,原來是孔融這小子現編的,是把曹操比作武王,曹丕比作周公,甄宓比作妲已。

武王跟周公是兄弟,曹操跟曹丕卻是父子,這裡面似乎隱含著曲曲折折的暖昧之意,似乎暗示著甄宓原是曹操所愛,後來給了兒子,在這件事上曹操和曹丕父子不像父子,兄弟不是兄弟。而妲已更不是什麼好女人,早已惡名遠揚,用她來比甄宓,這種話也有隻孔融一個人敢說。

一向「溫良恭儉讓」的孔融怎麼變成了一個標準的老「憤青」呢?其實,這或許不是孔融脾氣變差了,而是他的無奈。孔融是孔子的後人,維護正統是他的本能也是他自認擔當,但面對「皇綱失統」的現實他也無可奈何,他不會主動攀附曹操,也不甘於苟且,夾縫中生存,他活得要多累有多累。

隨著曹操權勢的一步步鞏固和上升,孔融的痛苦和無奈也在不斷地加劇,他對曹操種種的不敬行為甚至可以解釋為一種故意,他是在激怒曹操,希望曹操把他殺了,從而結束自己心裡的痛苦,也徹底成全他孔子後人的名聲。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對付孔融這種不怕死的人,如果一言不和就揮刀,那麼除了真的成就了孔融名聲之外無一益處,曹操沒有那麼笨,他有一個更好的辦法。

曹操的辦法就是忍和退,讓你盡情表演,保證「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開始大家在可能心底里會替孔融暗暗叫聲好,慢慢地大家也就習慣了,再後來孔融其實也弄不出太多的新意來,大家都「審美疲勞」了。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會這樣殺了孔融

等大家確實很疲勞了,曹操就找人隨便編了孔融的幾條罪狀,也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把他就殺了,結果呢,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輿論反彈,當年因殺邊讓而引發的叛亂也沒有發生。

只能說,孔融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也不是性格的原因,而是時代的悲劇,是個人在歷史中的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