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手機,正在毀掉中國窮人的孩子

手機,正在毀掉中國窮人的孩子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會覺得這會是一篇討論社會貧富差距問題,其實不然,這個論題真的太大了,也有些尖銳,我們今天只是探討電子產品這個論點。

人類自群體意識形成初期就有了階級和層次的觀念,隨著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不同的階層階級越發分明。更可怕的是,富人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暴發戶思想,而是開始追求更多的底蘊和教育。

富人們開始教育自己的子女吃苦,注重子女的思想、行為修正,而很多下層的窮人卻如溫水中的青蛙一般,被環境麻痹,緊緊抱著一些固有的思想不變。

比如,那些階層高、富裕的人總是避免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多的電子產品的侵害和煩擾,主要包括手機和電腦,以及其衍生品,比如聊天工具、網路遊戲等等。

可以認為,網路世界是唯一一個不分階級和階層的區域,在這個電子產品營造的世界中,既真實又虛幻,不同階層的人可以看同一篇文章,評論同一件事情,玩同一個遊戲等等。

也許是因為意識不全、心態浮躁,或者是大局觀的問題,越來越多的窮人的孩子反而沉浸在這個電子世界中不能自拔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手機,正在毀掉中國窮人的孩子,下面讓我們用實際數據和實例來說話。

農村青少年行為報告

我國新進的一份農村青少年行為報告顯示,在2016年初,大約有8000萬農村青少年網民,這其中包含了七百萬毫無自制力的留守兒童,他們沉迷在手機等各種電子產品中不能自拔。專家指出,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長,這樣的情況著實讓人目瞪口呆。

湖南郴州市某農村的一位中學老師說,自己學校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很多孩子根本沒有分辨能力和自理能力,父母外出打工,就把孩子扔在家裡,不聞不問。

很多孩子因此開始接觸手機,並從手機中發現了新世界,大部分孩子會要求父母給自己買手機。在那之後,無論是節假日還是讀書時期,他們幾乎是手不離機,網路遊戲、各種視頻直播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他們的學習成績幾乎是一落千丈,加上父母教育的缺失,活動範圍和活動能力的下降,導致他們沉浸在網路中不能自拔,有的孩子已經發展成網癮少年,讓人心痛不已。

很多行為能力尚且不足的孩子,被網路中的負面能力深深毒害,曾經有很多案例就是留守兒童在父母回家過年的時候,因為玩遊戲和打賞主播等花掉父母一年的血汗錢。

留守兒童群體

追溯現實,留守兒童本身就是一批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群體,因為父母教育的缺失,親子關係的冷漠、原生家庭的漠視,讓孩子很多天生問題不容易被發現,後天壞習慣也不能及時被糾正。在加上網路的引誘和催化,社會制度的不健全,這些孩子很容易走上歧途不能挽回。

所以說,社會問題、家庭原因、媒體導向、手機催化、網路內容監管不力和不分類,真的會毀掉中國窮人的孩子,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我們需要做的是,思考解決的途徑和方法,面對這麼龐大的群體,不思則亂,更多的窮人孩子會被摧毀。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農村青少年行為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為什麼有的女人可以越來越好看,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
四種最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無法抗拒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