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個月狂賺1797億!起底華為22家核心供應商

3個月狂賺1797億!起底華為22家核心供應商

近日,華為罕見公開了其2019年一季度經營業績。數據顯示,僅3個月時間內,華為銷售收入1,7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9%;凈利潤率約為8%,同比略有增長。

這是華為首次公開季度財報,引來了通訊業界的廣泛關注。由於華為遲遲沒有登陸資本市場的動作,因此它並沒有公開季度財報的義務。此次公開財報的意義,除了有強大的業務能力作為支撐,賺到了足夠多的錢,還體現了其更加透明、開放的發展思路。儘管在美國高度制裁的重壓下,華為的2019Q1仍然打了一場漂亮仗!

2019年Q1增長強勁,7萬多個5G基站正在建設

根據華為Q1財報信息,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來分析華為業績的增長因素。

1.運營商業務

2019年,全球開啟5G商用規模部署,華為運營商業務迎來發展機遇。據悉,截至3月底,華為已經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訂了40個5G商用合同,70,000多個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

而面向5G室內數字化覆蓋場景,華為已發貨10萬個5G LampSite小基站方案。

就在近期的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表示,未來的智能世界繞不開5G,5G比以往任何一代技術都來得更快。華為預計2025年全球將有650萬個5G基站、28億用戶,覆蓋全球58%的人口。

2.企業業務

企業業務發布了「數字平台」,提出「Huawei Inside"新定位,通過提供「無處不在的聯接+數字平台+無所不及的智能」,做數字中國的底座、成為數字世界的內核。企業業務全球率先商用5G技術加持的Wi-Fi 6 AP,截至一季度華為Wi-Fi 6發貨數量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全球700多個城市,世界500強中已有211家,前100強中有48家企業選擇華為作為其數字化轉型的夥伴。

3. 消費者業務

華為用創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將「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體驗」作為核心發展戰略。一季度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5,900萬台,PC、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生態等業務憑藉領先的創新產品和良好的用戶體驗,進一步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在今年Q1,華為陸續發布了nova4e手機、5G摺疊屏手機Mate X、P30系列手機、MateBook Pro2019版筆記本、5G CPE等多款不同類型的終端產品。

在華為CBG誓師大會上,華為宣布要在2019實現2.5億部手機銷量,華為品牌守南坡,榮耀品牌守北坡。

此外,Q1財報上華為還重點強調了「華為雲」業務。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超過100萬企業用戶和開發者選擇華為雲。一季度,華為雲新加坡大區開服,發布AI模型市場,一站式AI開發平台ModelArts在斯坦福DAWNBench榜單獲得圖像識別訓練和推理雙料世界冠軍。

華為2018年核心供應商獲獎名單

華為強勁的營收能力,勢必帶動了產業鏈的蓬勃發展,尤其是本土產業鏈將受益和分享華為的成長。

中信證券報告顯示,華為全球供應商合作夥伴超1.3萬家,分布於半導體、電子器件、軟體開發、代工、工程服務等領域。

2018 年,公司支付給供應商現金總額為6222 億元,同比增長30.2%。2018 年底華為對外公布六大類別、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其中:美國33 家,中國大陸25家、中國台灣10家、日本11家。核心供應商名單涉及A股、港股上市公司21家,集中於手機終端、電信設備零部件等領域。全球5G 建設浪潮開啟、華為智能手機份額亦有望持續提升,優秀供應鏈企業值得關注。

從產品類別來看,目前A 股與港股相關的上市公司,以手機的零部件為主,其次是基站與通信設備的廠商。但在處理器與存儲晶元、射頻器件、OLED 顯示屏等關鍵器件領域,仍很大程度仰賴來自美、日、韓、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廠商。

長期來看,國產替代化仍會持續推進,尤其是在5G通信、AI 拍照與語音交互、真無線耳機等技術處於爆發階段,技術積累深厚與市場份額較大的廠商有望直接受益。包括京東方、舜宇光學科技、立訊精密、瑞聲科技、歌爾聲學、比亞迪電子、滬電股份、深南電路等公司。

除此之外,考慮華為在新業務線的擴張以及原有產品的新技術導入,在具體細分領域具有技術優勢的公司也值得密切關注,包括400G 光模塊的光迅科技、中際旭創、FIT 鴻騰、共達電聲(真無線耳機)、德賽西威(車機業務)、寧德時代(電池業務)等。

22家華為供應鏈重點公司介紹

1.立訊精密

www.luxshare-ict.com

立訊精密專註於連接線、連接器、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於3C(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企業級設備、汽車、醫療等領域,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採購服務。

2.歌爾股份

www.goertek.com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聲光電、感測器、微顯示光機模組等精密零組件,以及虛擬/增強現實、智能音頻、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體的研發、製造和品牌營銷。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建立了綜合競爭力。

3.舜宇光學

www.sunnyoptical.com

舜宇集團有限公司為國內領先的綜合光學產品製造商,成立於1984年,2007年6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首家在香港紅籌上市的國內光學企業。公司在特種鍍膜技術、光學非球面技術、自動對焦/變焦技術、硫系玻璃材料開發應用技術、嵌入式軟體技術、3D掃描成像技術、三維超精密振動測量技術、超高像素模組製程技術等核心光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上處於國內行業領先水平。

4.歐菲科技

www.ofilm.com

歐菲光正式運營始於2002年,於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深耕於光學光電領域近20年,憑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先進的產品設計能力、創新驅動的管理模式,歐菲光通過整合垂直一體化產業鏈高速發展,是全價值鏈中客戶最值得信賴的夥伴。目前,歐菲光已躋身智能終端行業第一梯隊,同時,面向未來積極布局智能汽車領域,打造「光學光電+智能汽車」的雙引擎發展戰略,致力於成為全球創新科技和智能製造的領軍企業。

5.瑞聲科技

www.aactechnologies.com

瑞聲科技,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瑞聲科技以提升用戶體驗及客戶滿意度為出發點,以模擬技術為基礎,利用強大的研發團隊與先進的製造技術,結合大數據管理,持續為移動終端、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智能設備提供硬體、軟體高度結合的技術解決方案。

6.中芯國際

www.smics.com

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總部位於上海,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務基地。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晶圓廠;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進位程晶圓廠;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在江陰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塊加工合資廠;在義大利有一座控股的200mm晶圓廠。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台灣地區設立行銷辦事處、提供客戶服務,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

7.信維通信

www.sz-sunway.com

信維通信成立於2006年4月27日,2010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現已成長為通信世界領先的零、部件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客戶提供移動終端天線及相關模組、音射頻模組、良好電磁兼容性能的連接器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創新技術解決方案。

8.深南電路

www.scc.com.cn

深南電路始終專註於電子互聯領域,致力於「打造世界級電子電路技術與解決方案的集成商」,擁有印製電路板、封裝基板及電子裝聯三項業務,形成了業界獨特的「3-In-One」業務布局:即以互聯為核心,在不斷強化印製電路板業務領先地位的同時,大力發展與其「技術同根」的封裝基板業務及「客戶同源」的電子裝聯業務。公司具備提供「樣品-中小批量-大批量」的綜合製造能力,通過開展方案設計、製造、電子裝聯、微組裝和測試等全價值鏈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主要生產基地位於中國深圳、江蘇無錫及南通,在北美擁有技術支持與銷售服務中心,在歐洲設有研發站點。

9.順絡電子

www.sunlordinc.com

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國內電感龍頭,主營產品為片式電感,主要應用於通信、工業、消費電子、汽車和國防領域,屬於基礎元器件,目前公司成長為國內電感領域龍頭廠商,與國際大廠差距也不斷縮小。受益於多行業布局和頭部客戶拓展,公司在消費電子行業承壓的情況下實現營收增長,其中核心電感類業務持續平穩增長,新品市場認可度高,汽車電子等新業務發展勢頭強勁,有望長期快速成長。

10.亨通光電

www.htgd.com.cn

通光電專註於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領域,構築形成光纖通信和量子通信全產業鏈及自主核心技術,進軍海洋工程、量子保密通信、大數據等高端產品及新領域,拓展新的戰略空間,形成「產品+運營+服務」全價值鏈優勢,致力於打造全價值鏈綜合服務商。

11.長飛光纖

www.yofc.com

長飛光纖是全球領先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主要生產和銷售通信行業廣泛採用的各種標準規格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基於客戶需求的各類特種光纖、光纜,以及射頻同軸電纜、配件等產品,公司擁有完備的集成系統、工程設計服務與解決方案,為世界通信行業及其他行業(包括公用事業、運輸、石油化工、醫療等)提供各種光纖光纜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紫光股份2018年實現營收483億元 同比增長23.63%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