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64年台灣「湖口兵變」,蔣介石次子因此倒了大霉

1964年台灣「湖口兵變」,蔣介石次子因此倒了大霉

蔣介石有兩個兒子,除了長子蔣經國之外還有個蔣緯國,不過蔣緯國的命比起哥哥來說可算是差多了,這除了蔣緯國不是蔣介石親生兒子外,有一件事情也影響了他的仕途——湖口兵變。

當然,這裡的湖口不是現在的江西省湖口縣,而是台灣新竹縣湖口鄉,當時這是國軍的裝甲兵基地。

1964年1月21日,這裡發生了一場嚇壞了整個國民黨軍政系統的事情,當天早上,時任陸軍裝甲兵副司令趙志華少將到駐防在台灣省新竹縣湖口鄉的陸軍裝甲兵第一師,進行年度裝備檢查,並進行營區巡視,話講完了不是要訓話嗎?結果趙志華訓話的內容讓下面的官兵目瞪口呆!

上午10時左右,趙志華檢查完畢,開始訓話,剛開始內容還比較正常,他在宣講裝甲兵發展歷史和個人戰爭經歷,但後來他突然開始大肆抨擊當局,表示當局軟弱無力,西方各國爭相討好大陸;然後高層將領貪腐至極;還表示蔣中正「總統」(蔣介石還是名義上所謂的「中華民國」總統)被貪污集團包圍…

然後呢?趙號召大家和他一起去台北「清君測」,去「掃清總統身邊的壞人」以保護「總統和國家」的利益。

下面的官兵早就被震得魂不守舍,不過也有少量人情緒被帶動,戰車第七一三營勤務連士官陳永福就表示願意跟隨,後來工兵指揮部政戰處處長朱寶康中校假意表示「願意跟隨」,上台後制服了趙志華。

之後朱寶康對下面表示「副司令檢閱部隊好了,現在非常疲憊,要回去休息。」接著趙志華被憲兵帶走了。

而當時國軍高層早發現問題不對:因為趙志華講話時間太長了!已有政戰人員向位於桃園龍潭陸軍第一軍團司令部司令羅友倫中將、以及位於台北的陸軍總司令部、國防部通訊報告兵變消息。

當時蔣經國擔任所謂的「國防部副部長」,聽到這個消息震驚無比,當場下令。

1, 湖口以北陸軍各部隊,沿著湖口往台北的主要道路,以反坦克武器,立即攔截北上的裝甲部隊,不待命開火。

2, 空軍桃園基地的戰鬥機、轟炸機待命,準備空襲北上的裝甲部隊。

3, 工兵部隊向所有通向台北市區之橋樑,如台北橋、中興橋裝置好炸彈,必要時將所有橋樑炸斷。

不過這事情最終還是沒鬧出動靜,趙志華後來被軍事法庭判處了死刑,但一直未執行,後來改成了無期,1983年病死;而倒霉的陳永福上士,移送軍法審判,直到台灣解嚴後才出獄。

當然,也有被嘉獎的,朱寶康中校,因奪下趙志華手槍而獲頒寶鼎勳章及獎金五萬元,升為上校。數年後升陸軍少將,調任憲兵司令部政戰主任。

這個事情使得當時國軍高層一批人被處分,不過最倒霉的還是蔣緯國,因為來台的裝甲兵軍官大多為蔣緯國挑選的,趙志華也是經蔣緯國擔保才再度啟用的,因為這個事情,蔣緯國一直保持「中將」軍銜20年未能升為上將,這段時間蔣緯國自嘲是「燉了14年的中將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古有精衛填海,今有精衛填坑,「當代秦檜」汪精衛的窮途末路
「咸興差使」,韓國人最常用的歷史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