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充滿人生哲理的四首詩詞,獲益良多

充滿人生哲理的四首詩詞,獲益良多

曉行望雲山

宋代: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下了一夜的雨,東方剛破曉,詩人出門,影影綽綽地看到天邊有連綿不斷的山巒。忽然他發現有一座山峰向上升,於是在對比之下,知道那不動的山,才是真山。

詩人借寫景是將告訴人們生活中常有真假難辨的情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人難以決斷,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質,因而,詩人的真意是要仔細觀察,善於思索,才能明辨真偽。

充滿人生哲理的四首詩詞,獲益良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善殿夜望山燈詩

南北朝:江總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

採珠非合浦,贈佩異江濱。

若任扶桑路,堪言並日輪。

前兩句的意思是以珠和佩作比喻,說明山寺夜燈的不同尋常。後兩句是山燈也可以像太陽東升一樣,普照大地。

山燈把黑暗的大千世界變為朗朗白晝,實則詩人暗示佛教是人們心中的一盞明燈。這首詩對我們的啟發,則是只要自己有前行的明確目標,或是心中有篤定的信仰,自己就可以照亮心中的黑夜。

充滿人生哲理的四首詩詞,獲益良多


枯魚過河泣

兩漢:佚名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

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

一條枯魚過河時,不禁傷心痛哭,悲嘆現在後悔已來不及了。無論外出還是歸來,都要謹慎小心,千萬不可粗心大意。首先是盡量少外出;即使不得已外出,也要處處留心。

這首詩寫於東漢末年,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動亂的時期之一,詩人以魚擬人,反映了在動蕩的年代裡,隨時都有災禍可能降臨的現實。但凡做事謹慎小心也是詩人給後人的忠告。

充滿人生哲理的四首詩詞,獲益良多


唐代: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藉秋風的力量。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深層意思則是暗示為官做人都要立身高處,清遠高潔,有優良的品行志趣,表達了作者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

充滿人生哲理的四首詩詞,獲益良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