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點贊青年科學家!牛麗娜:在小口腔里做大學問

點贊青年科學家!牛麗娜:在小口腔里做大學問

(本文轉載自「千萬英才」微信公眾號)

如同她的名字一樣,牛麗娜的確很牛,她是軍人,同時也是牙醫、老師和科學家。她的研究成果在全球頂級學術期刊發表,是目前我國口腔學界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成為我國科技工作者在生物礦化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

在中國口腔醫學界年輕一代研究人員中,牛麗娜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在口腔醫學領域的飛速發展。然而她也是溫潤的,燦然一笑之間,便能夠感受到她的女性魅力。

填補國內研究空白

這些年來,牛麗娜以膠原纖維的再礦化為出發點,針對骨、牙等硬組織缺損修復開展了系列研究,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膠原內硅化及雜化,構建出一系列具有良好生物學性能及機械性能的礦化膠原材料,並且實現其在納米結構和宏觀結構上的仿生,從而實現其在功能上的仿生,填補了該項研究的國內空白,被認為是生物礦化領域的重大突破。

2013年3月20日至23日,國際牙科研究協會(IADR)第91屆年會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年輕的博士牛麗娜獲得了「IADR Toshio Nakao獎」,成為此前六年以來亞洲地區首位榮獲該獎學金的青年研究人員。

現在,牛麗娜還是「IADR Joseph Lister獎」獲得者,世界華人口腔醫學協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修復科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當她站在你的面前時,你絕對不會想到這一系列光環就來自眼前才30多歲的纖纖女子——牛麗娜。

2017年,牛麗娜的一篇論文在國際頂級材料學研究期刊上發表,被公認為是目前我國口腔學界的頂尖之作。她的研究成果除了被應用於醫學領域,在材料學的其他領域也有發展和應用。

「仿生礦化的理念是具有普適性的,可以被應用到很多領域中。」她說。

牛麗娜1983年10月出生在河南輝縣的一個工人家庭,她自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在小學階段一直是班上的前5名,到了中學,常常是年級第一,自此就被冠上了「學霸」的稱號。儘管只有初中學歷的父母輔導不了她的功課,但是培養了她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如同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和小縣城的學子們一樣,考入河南省重點中學輝縣一中的牛麗娜也經歷過學習的煉獄,早起晚睡刻苦攻讀是他們當時生活的寫照。學校為了讓學生們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每天早上5點起床後,他們都要進行3000米的長跑。對很多女生來說,這樣日復一日的長跑並不輕鬆。牛麗娜不僅一直堅持了下來,還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和堅忍不拔的意志,這為她日後進入空軍軍醫大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001年,牛麗娜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學系,自此和口腔醫學打上了交道。她並不想僅僅是做一個普通的口腔醫生,而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在口腔醫學的基礎研究中有所建樹。畢業後,她報考了本校口腔醫院我國著名口腔修復學專家陳吉華教授的碩士研究生,仿生礦化技術用於修復骨、牙硬組織缺損的應用基礎研究成了她主要的學習方向。自此以後,她就開始在這個領域抒寫自己人生的新高度。

在口腔醫學中,骨、牙等硬組織缺損修復是十分重要的領域,在我國也正是由於這些材料的缺乏,使得大量的口腔耗材不得不高價進口,這也是現在牙科治療費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牛麗娜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這些材料的研發和市場化,給廣大口腔患者帶來實惠。

把導師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學生

在空軍軍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牛麗娜一直想到美國去深造。2010年,在爭取到國家公派留學基金後,牛麗娜開始奔赴美國奧古斯塔大學口腔醫學院攻讀聯合培養博士學位。剛到學校的時候,牛麗娜感覺很失望,這所大學的口腔醫學院只有一間小的實驗室,遠遠比不上空軍軍醫大學的條件,她甚至都想轉身回國。但是很快,導師Franklin Tay教授的教育方式讓她體會到了在這裡留學的巨大價值。

「有一次,我問導師一個問題,他說他不知道,讓我自己通過查詢,我當時就狐疑,作為在學界十分著名的教授,怎麼會不知道?等我查出來了告訴他時,他說他已經知道了。這時我才理解導師的用意,他是讓我自己去完成。」牛麗娜說,事實上,在很多學術問題上,導師也從不會給她一個確定答案,而是讓她自己去網路搜索,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在她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學和探索後,導師則會就一些問題和想法主動和她進行交流。

剛開始因為語言的一些障礙,牛麗娜感到壓力山大。她幾乎跟不上導師的節奏,但不服輸的精神支撐著她一直向前走,她不斷調整自己,過了大約半年的時間就適應了。

很多時候,她每天一早到實驗室做實驗,晚上看文獻、寫文章,兩年下來居然閱讀了上千篇文獻。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使牛麗娜的獨立研究能力得到極大鍛煉,科研思路也逐漸成熟。

「國外的教育鼓勵的是自我探索,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回國留在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以後,牛麗娜把導師的這種教育理念傳遞給她的學生。現在她也開始將其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口腔醫學研究「夫妻檔」

在空軍軍醫大學念本科時,她就認識了自己現在的愛人。大學口腔醫學專業同窗的他們一起攻讀碩士和博士,而後又成了研究中的親密夥伴。她愛人從事的是異常礦化在顳下頜關節病發生髮展中的作用機制,而她從事的是骨牙等硬組織生理性礦化機制的研究,他們在一起剛好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補。

他們家裡有一塊黑板,夫妻倆經常在上面討論一些問題,女兒成了他們很好的聽眾。比如「為什麼牛羊吃草,老虎卻只能吃肉?」愛人給她的一個解釋是老虎顳下頜關節有一個很大的關節頭和一個很小的關節窩,導致老虎只能上下切割撕咬,不能左右磨碎食物,因此無法吃草,但是牛羊的顳下頜關節的關節頭小,關節窩很大,牛羊吃東西時可以上下左右活動,吃草就很方便。

牛麗娜所獲得的科研成果和愛人的幕後支持分不開(圖片來自網路)

儘管很多東西作為聽眾的女兒完全聽不懂,但父母的討論,她也聽取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前不久,女兒的幼兒園拍一個小視頻,老師問她為什麼老虎要吃肉,5歲的她不知道關節頭和關節窩,但是知道頭和窩,就說因為老虎有一個很大的頭,但是只有一個很小的窩,就只能吃肉了。旁人聽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牛麗娜知道,女兒說的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解釋。

事實上,牛麗娜夫妻倆的討論經常都會讓女兒耳濡目染。她信誓旦旦地對媽媽說長大了自己也要做「學霸」,偶爾媽媽做實驗的時候,她也會跟著看個究竟。

牛麗娜的愛人現在也是她研究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只不過,牛麗娜領導的是一個「娘子軍團」,十多名成員中她愛人是唯一的男性。平時的研究中,所有的臟活兒、累活兒也就被他愛人包了。

在科研中,牛麗娜和愛人一起學習、一起研究,在遇到難題時給予對方以關懷和鼓勵,彼此也在研究中也經常較勁兒,從而讓他們在科研的道路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儘管現在牛麗娜的光芒蓋住了他愛人的成績,但是牛麗娜說,她的成就也有愛人無私的付出。他不僅是她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位導師,也是背後無私的支持者。由於太忙,很多時候都是愛人把家裡安排得妥妥帖帖,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

當然他們之間在家務事上也會形成密切的配合。牛麗娜不會做飯,就主動承擔了拖地、洗衣服等家務。他的愛人有一手好廚藝,因此家裡的做飯就被他承包了。時不時她和孩子們就可以享用愛人自己做出的大餐。

女兒叫她「牛跑跑」

作為一名年輕的研究人員,儘管牛麗娜已經完成了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在科學研究上也已經嶄露頭角。但她肩上的擔子一點兒都不輕。一方面,她是口腔醫院的臨床醫生,需要給患者看牙,另外她還是研究人員以及學校的老師,在個人生活方面,她還得要顧及家庭。

懷二胎期間,牛麗娜依然馬不停蹄地參加學術會議、出入實驗室……從未停下手中的工作。2014年,離預產期僅剩五天的牛麗娜毅然參加了醫院學術年會,登台報告的一刻讓許多人很是吃驚。

2014年6月,女兒才剛滿4個月,因為研究項目的需要,她就踏上了赴美的航班,到奧古斯塔大學開展為期一年的博士後研究,臨上飛機前,她給孩子餵了最後一次母乳。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之後,牛麗娜終於破解了自然骨組織纖維內礦化形成之謎,突破傳統礦化理論的限制,提出並驗證了滲透壓-電荷雙平衡誘導膠原內礦化的新理論,並以論著形式發表在《自然》子刊、材料學頂級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後來女兒老是生病,牛麗娜充滿了愧疚,她說女兒大概是母乳吃得太少,身體抵抗力有些弱。

懷著兒子的時候,牛麗娜懷疑自己忙於工作沒有充分補充營養,導致兒子出生時只有5斤半重,所幸孩子還十分健康。就在兒子出生的那些天她依舊很忙,出院才一個星期,她就趕到北京參加一個基金項目的答辯,等到全部完成的那一刻,她感到自己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目前,牛麗娜的兒子也1歲7個月了。周轉於孩子、工作之間,牛麗娜變得更加忙碌。有時一忙,她都忘記了自己還要去幼兒園去接女兒。

由於經常性地四處奔波,在很多家庭活動牛麗娜都是經常缺席,女兒也主要是愛人周末帶著出去玩,「牛跑跑」就成了女兒給她取的外號。

牛麗娜說,從某種程度上說,女科學家搞科研要更辛苦一些。她科研成就的取得,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以外,也來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作為一個女科學家,她是十分幸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青年科學家趣談科學 劉衍:超低能耗建築來啦,冬暖夏涼不是夢!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