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人能做,好運連連,惡果不現的簡單法門

人人能做,好運連連,惡果不現的簡單法門

文:五台山清心

佛教深信因果定律,善因的善果,惡因的惡果,但是,六道凡夫幾乎天天都在造惡業,如何能化解惡果的顯現?一個簡單的法門「懺悔」,可以令我們諸多惡業不會顯現。

1、什麼是懺悔

檢討自己不應該犯的錯誤,對自己的錯誤要負擔起責任來,發願從此以後不再犯錯,同時要設法補救我們的錯誤。

2、三種程度的懺悔

2.1、責心懺:

自己犯過失,其它人不知道,或者自己不知道自己犯了錯,過錯沒有對其它人產生不愉快,沒有妨礙人,沒有讓他人受傷害,只是對自己的修行有過錯,或者是一種過失。這種懺悔就是「責心懺」

2.2、對人懺悔

自己的過錯對其他眾生造成傷害,對方不一定知道,但是自己知道對其他眾生造成了傷害。這是需要對傷害者懺悔,就是「對人懺悔」

2.3、當眾懺悔

我們的過錯犯了眾怒,這個「眾」可以是幾個人、一群人、一個地域的眾生等等。眾生因為我們的過錯而受到傷害、受到損失,不論是在精神或者物質方面受到傷害了,就要當面懺悔,叫做「當眾懺悔」。

3、懺悔的儀式

懺悔的儀式非常多,比如:大悲懺、凈土懺、地藏懺等等,大家可以查詢一下具體儀軌,本文不再贅述。

4、懺悔的功能

4.1、解救心靈,回復平靜

懺悔可以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與檢討;是對自覺心的警惕,是對自尊心的洗瀝,懺悔之後再不復犯;只要能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往事已過,不復追究,心地便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救,恢復平靜,這就是懺悔的功能。

4.2、消除業障,掃清惡果

一切罪業不離心,心能起一切罪業,若當下將內心之罪業懇切懺悔,知罪業本空,使其清凈,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懺悔之真義。罪由心起,心不起妄想雜念,罪之名亦匿跡無蹤,從而達到消除業障,惡果不顯、好運將至之目的。

比如:「梁皇懺」又叫做「慈悲道場」,是發大慈悲心,願自己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行菩薩道。當你發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你隨時隨地都是在做大布施。因為你隨時隨地在做大布施、做大好事,怨親債主只要靠近你,就會有好處。本來是怨親債主,結果變成你的護法、你的助緣。這樣子,我們的業就消了。

5、懺悔的方法

懺悔以後,是不是我們的罪業業就沒有了呢?有。懺悔是說,我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所以要負起責任,更重要的是來彌補錯誤,通過彌補的措施才能真正消除我們的罪業。

5.1、發願迴向給那些靈界的怨親債主。

拜懺的時候,寫牌位給冤親債主!發願迴向給他們,因為你做了功德,迴向給怨親債主、靈界的眾生,所以他們到這裡來聽我們拜懺,跟著我們拜懺,放焰口的時候,他們也來聽焰口。

我們拜懺,都是用的佛法、用的佛號,焰口是用的種種的真言,都可以讓他們直接得到利益。就好像是說,我們請他們來聽聞佛法;就好像是說,我們為他們請客,不是用嘴巴來吃,而是用心來接觸佛法的利益。他們聽了佛法以後,也能夠心開意解。這樣一來,也就不會冤冤相報,或者來找你。

5.2、做大布施

拜懺的時候還要對其他的孤魂,為他們做大布施。彌補往昔所造的種種諸惡業,我們做佛事,來彌補過失。他們暫時不會像我們討要債務。小的債務,他們不計較,如果重的債務,還是有的。因此,我們要經常的懺悔,經常的修行。

5.3、真正的無罪

佛經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罪的本質是空,罪從何而來?乃心之所造。若將自私自利、貪瞋痴慢、自我中心的心,全都消滅了,就是煩惱心沒有了,便能夠生起智慧心、菩提心,證得菩提果。證得菩提果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修行就是要證菩提果。如果我們的煩惱心斷了,而證得菩提果,這時候才真正的沒有罪了。

5.4、發大慈悲心

發大慈悲心,願自己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行菩薩道。當發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就是隨時隨地在做大布施。因為隨時隨地在做大布施、做大好事,怨親債主只要靠近你,就會有好處。本來是怨親債主,結果變成你的護法、你的助緣。這樣,惡業消除,惡果不顯,好運必將頻頻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因果通三世,「三世」指什麼?
風水力量大還是因果力量大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