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勸退拖延症,用打遊戲的方式來安排生活

勸退拖延症,用打遊戲的方式來安排生活

最近托尼和老朋友聊天,沒聊半句,一口一個壓力大,一口一個事情忙。

嘮的時間長了,就清楚這些場面話都是借口,真忙的天昏地暗,是沒有時間來聊天的。

至於壓力的產生,多半是自己作出來的拖延症,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不把卷子堆得像山一樣高,不卡著 Deadline ( 最後期限 )完成,總覺得不舒服。

拖延症作為一種未納入醫保的絕症,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比如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是在托尼經歷了極度的寫作焦慮之後,拖到十點多才憋出來。

用過很多類似的壁紙,根本沒用,該拖還是要拖

痛苦至極。。

想要下決心解決拖延症,也不是沒有辦法,有這樣一款叫 LifeRPG( 人生 RPG ) 的 APP,或許可以幫到深受拖延症困擾的差友們。

眾所周知,RPG( 角色扮演遊戲 )的精髓就在於打怪練級吃經驗,然後挑戰更強的 Boss ,直到通關。

這類遊戲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當你完成一個遊戲內的人物之後,馬上會獲得獎勵,這樣的獎勵機制使得玩家會有一直玩下去的慾望。

成龍大哥代言的遊戲也是這種機制

LifeRPG 巧妙的利用了這一點,把現實生活中繁雜的事務轉化為遊戲中的任務,完成了就有相應的獎勵,以此來激發工作動力。

APP 以 「 人生不過是一場遊戲 」 這個理念出發,給那些想要改善自己拖延問題的人們一個自律的解決方案。

從圖標開始,這個 APP 的基調就被定下來了,一個藍色的遊戲手柄,好像在寓意著人生的手柄要自己來掌控。

設計這個 APP 的作者可能是個哲學家。

任務模塊

打開程序之後,先通過右下角的加號來建立新任務,任務從難度、緊急度、害怕程度三方面來綜合評判。

這三項參數可以自由設置,程度越高,完成任務獲得的獎勵就越豐富,這些參數是完全主觀的,和事情本身的實際價值無關。

除了這些參數外,還可以設置任務的截止日期和時間、鬧鐘提醒、父任務、任務重複頻率、任務持續時間、任務地址等一系列的信息。

還可以用一個可愛的小圖標來標識任務,就好比托尼用了一個魚缸,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寫作的時候不要摸魚( 偷懶 )。

技能模塊

做每個不同任務時,技能模式會衡量每個不同類型任務的熟練程度。當有三個或以上的技能達成時,APP 就會自動生成一個圖表。

比如這三件事情是托尼經常做的,其中打籃球打的比較多。

圖表呈現的效果就是這樣,它很形象的提醒了托尼要少打籃球,多睡覺。

通過圖表評判日常生活中哪些擅長的技能是被忽略的,哪些是高效的,哪些是然並卵的。

把不必要事情的剔除掉,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獎勵模塊

LifeRPG 有著專用的獎勵貨幣——RPS,完成任務之後,可以用它來給自己一些獎勵。

這部分很有意思,所謂的獎勵和現實生活中的東西是對應的,它可能是一頓夜宵,一場電影,一次清空購物車等平時可能會不經意間做的事情。

RPS 的精髓之處在於,它能有效克制人的放縱程度和頻率,假設一個人在戒酒的任務狀態下想要喝酒,那必須完成高難度任務才能獲得喝酒的獎勵,用這樣的方式來約束自己,工作效率就很高了。

說實話講到這裡,大部分的重度拖延症患者應該已經勸退了,這個 APP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懲罰的機制,參數自由設置,隨意作弊,一切都靠自覺完成。。

托尼覺得,這個 APP 適合下定決心想要痛改前非的差友們,要是你的拖延症已經病入膏肓,托尼強烈建議在床上躺著就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差評 的精彩文章:

我是如何在南方的梅雨季節中順利活下來的?
新一代身份證已經進入設計階段:能定位,能綁卡,還有指紋識別……

TAG: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