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血壓注意:3個信號小心腎損傷,教你2招血壓更穩,避開腎衰竭

高血壓注意:3個信號小心腎損傷,教你2招血壓更穩,避開腎衰竭

高血壓是現在最為普遍的一種代謝性疾病,除了老年人因為長期的飲食習慣、年齡、體質成為高發人群,還有部分人年紀輕輕就也被「盯上」了。

血壓升高對身體的危害是長期存在的,因此為降低血壓帶來的更多的危害,多數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藥降壓藥。對於高血壓的危害,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會引發動脈硬化、中風等心腦血管病,但對腎臟的健康關注很少。

高血壓腎病是高血壓典型的合併症,長期血壓升高也會損害腎臟動脈,造成腎內動脈高壓,血液流通不暢,造成水鈉瀦留,從而造成腎臟細胞纖維化甚至硬化,損害腎功能。嚴重的甚至會發展到腎衰竭,因此超過10年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們,一定不要忽視對腎功能的監測與保護。

腎病早期比較「沉默」,如果你出現這些信號,該警惕腎臟是否出了問題?

一、總是起夜,夜尿增多

正常情況下排尿是白天攝水量多,則排的也多,晚上喝水少,排的也少。一般晚上起夜1、2次是正常的,超過這個次數該注意,如果晚上排尿量甚至超過白天,可考慮是腎功能出現了損害。

高血壓造成腎損害後,導致腎臟過濾功能下降,白天無法及時排出多餘的「廢物」,因此晚上開始「加班」,造成夜尿增多。

二、雙下肢水腫,水鈉滯留

高血壓患者本身存在水鈉失衡的情況,而腎臟作為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器官,一旦受損,則會加重水鈉失衡的情況,導致水鈉瀦留,引發水腫,一般雙下肢較明顯,呈現為指凹性水腫。腎功能受損也會造成血壓升高,血壓升高又會激素腎衰竭,繼而形成惡性循環。

三、尿液里有「細小」的泡沫

腎功能受損會導致腎臟組織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同時下降,導致大分子物質蛋白質隨之漏出到尿液中,繼而形成蛋白尿。早期漏蛋白較輕,會形成微量白蛋白尿,隨著腎功能進展,會發展為大量蛋白尿,主要外在表現則為尿液里有大量細小的泡沫,經久不散(超過1小時)。

其實並非所有高血壓都會發生腎病,長期血壓失控才是傷腎的「罪魁禍首」。因此要防治腎衰竭或其他併發症,保持血壓長久穩定是關鍵。降壓要從2方面入手,缺一不可:

一、管理好「兩吃」,從源頭、過程把好關

一堅持吃藥。當血壓升高後無法在僅通過控制飲食、減重等來恢復,為更大損害,必須要服用降壓藥。目前降壓藥按時效包括長效和中短效的,長效降壓藥如地平類緩釋片、部分普利類如、沙坦類如氯沙坦藥物,短效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等。不同藥物服用時間不同,劑量也不同,按時按量吃降壓藥更高效。

二把好飲食關。現在一些人血壓升高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攝入太多高鹽、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極易引起肥胖、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尤其要重視低鹽飲食,每天不能超過3g,此外不少患者也存在血脂高、血糖高的情況,也要注意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攝入。最重要的是改善飲食結構和習慣,飯桌上多些蔬菜,少點肉食,多在做飯,少吃外賣或吃飯店,控制好量,少吃多餐,對血壓穩定更有利。

二、適當運動鍛煉,有利於增強代謝

高血壓患者往往也有肥胖、血脂高的情況,除了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鍛煉,更多熱量無法消耗,加重了血管及腎臟代謝的負擔,也會導致血壓升高。因此血壓高的患者必須要增強鍛煉,改掉以前懶的做法。比如日常的走步、跑步、游泳、踢毽子、健身操等各項運動都可以選擇,每天至少半小時對控制血壓更有效。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醫生聊健康 的精彩文章:

想減緩腎衰竭的「步伐」,3個好習慣能幫到忙,養成1個也不錯
尿液中泡沫多,就是腎出問題了?其實這3方面更關乎腎功能

TAG:知心醫生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