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在封建社會,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無論是和平繼位,還是陰謀奪權,改朝換代歷代都是大事情。新帝順利登基後,都會做一些事情,得到百姓的認可,比如:減免徭役賦稅、大赦天下等等。但朱高熾繼位,卻幹了五件「特殊」的事,有三件讓朱棣下不了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朱高熾是明朝的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去世,朱高熾順利繼承皇位。執政初期,朱高熾立即下令幹了五件事。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看看,這五件事的具體內容。

一、辭退閑人

這日,朱高熾下了早朝,準備帶著幾名大臣去吏部視察,了解該部門的工作情況。但抵達吏部後,朱高熾臉色突變,這裡的大部分官員毫無作為,這分明是來吃白飯的。於是,朱高熾立即下令將只拿工資,不幹活的官員,統統開除,並重新提拔一批官員,為吏部注入新鮮血液。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二、設立弘文館

朱高熾敢於接受大臣們的建議,並不限制大臣們的言論自由。因此,他為鼓勵進諫,特意在宮外修建一個「弘文館」,吸引文人雅士,前來探討問題。

為營造一個良好的探討氛圍,朱高熾給駐紮大臣一枚印章,如果文人雅士提出的建議,有利於國家發展,他們有權利直接上奏。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三、南六十、北四十

從朝廷的人員分布上看,南方的官員居多,在當時社會南方人文化氛圍較好。而北方人文化的底子較差,故此,在科考中南方中舉的學子就多。朱高熾為讓朝廷人員均衡,他頒布「南六十、北四十」的錄取原則。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四、尋找遺孤

朱高熾繼位後,並沒有大赦天下,而是決定赦免因靖難之役受到株連的官員家屬。比如:齊泰被滅族後,他六歲的兒子因年齡問題,逃過一劫,卻被朱棣發配到邊疆,而朱高熾立即派人去尋找,將其好生安頓;黃子澄的兒子,因更改姓名未得到懲罰,當朱高熾得知他的消息後,便免去他的罪刑,讓其不必過偷偷摸摸的生活;方孝孺是位有節氣的人,當他被滅十族,遠房侄子方孝復受到牽連,被罰守衛邊疆,朱高熾得知消息後,立即派人將其接回來,並好生安排。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五、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稱為「仁宣盛世」,它是朱高熾採取的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等一系列,能促進國家發生的政策。雖然,朱高熾有遠大的包袱,但他卻沒逃過病痛的魔掌。朱高熾「虛胖」,身體素質非常不好,洪熙元年便因病去世,僅在位10個月。正因如此,「仁宣之治」並未長久的實施。

朱高熾即位後,幹了五件事,有三件讓朱棣都下不來台

以上五件事,都是以促進國家發展為出發點,但五件事中,卻有三件打了朱棣的臉。朱高熾辭退的閑人,都是朱棣重用的大臣,因為濫用,而導致人浮於事,令他們不務正業,朱高熾將其辭退,這說明朱棣用人不當。朱高熾頒布「南六十、北四十」政策,直接告訴眾臣,朱棣之前的用人政策有漏洞。尋找因「靖難之役」受到懲罰大臣的遺骨,更直接暴力地證明了,朱高熾對父親「殘殺和清洗」的作為非常不滿意。

朱高熾是一位明君,他對明朝的所作出的貢獻,是值得被稱讚的。但英年早逝,讓後人感到的惋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蟲 的精彩文章:

馬王堆辛追夫人身邊出土一根棍子,揭露了漢朝貴族女性的一個秘密
興城的袁崇煥雕像,遊客都以為雕錯了,專家說:符合歷史事實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