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詳解氣足不食,精足不淫,神足不睡的來龍去脈

詳解氣足不食,精足不淫,神足不睡的來龍去脈

氣足不思食,精滿不思欲,神旺不思睡是清朝年間才有的一句話,在此之前古書中是沒有這句話的!

這句話的出處在《金蓮仙史》中,此書講的是全真教創教的故事,就是你們在金庸小說裡面看到的那個全真教,其中全真七子又被稱七朵金蓮,故名《金蓮仙史》。

從小說的角度看這本書,此書極端無聊!其中有大段作者本人的說教,故事劇情並不算特別流暢,在小說中並不是好看的那種。

小說中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丘處機說給成吉思汗聽的,在《元史》以及耶律楚材記丘處機和成吉思汗見面的《玄風慶會錄》都沒有這句話。

然後如果你是聽老人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個老人九成和你們一樣不知道這句話出處是《金蓮仙史》,他應該是在八九十年代氣功熱的時候聽氣功大師說的。

因為從民國時期,各種大師就愛上了這句話,熱衷於用這句話忽悠信徒。

《金蓮仙史》這本書的作者是台南青陽道人潘昶,而且是光緒甲辰歲寫的此書,都1904年了!當時大清不僅沒能力搞文字獄,有識之士都有心和大清懟,而這本書還在宣揚大清文字獄時候搞的那套,說「弘范兵退,世傑得帝屍,與端宗葬之,散潰稍集。聞逸王之子在廣,謀立之,忽颶風大作,世傑登柁樓,爐香祝曰:「天意欲滅趙氏耶?」風濤愈甚,覆舟而死。」

大義就是當年陸秀夫背著衛王趙昺赴海而死後,還有張世傑在抗元,有一天張世傑問上天是不是要滅漢家江山,讓趙氏帝脈斷絕,而後風波起讓其淹死。

能持這種說法的人應該是當時少數留辮子的道士,這裡需要說一下雖然在清朝道士有留髮的權利,但是有道士「心慕雅政」留辮子的。他的很多觀念非常有問題,《金蓮仙史》中作者個人的說教裡面,除了有這種精神元朝人的內容,還有n多佛教內容,換上皮說是高僧說基本沒人會質疑。

所以說讀者如果想了解全真七子的故事,看《七真傳》比看《金蓮仙史》要好的。

而且今天說這個話的人,都不是想說你精氣神足了就不想男女之事,就不想吃的,就不想睡覺。氣功熱的經驗告訴我們,說這句話的大師往往想的是:

信了我的,你不會生病,不用吃飯不用睡覺,所以只管把全部家財拿來供養我!

如果不信可以問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當時是不是有人生病信大師給自己拖死,哪怕大師頓頓大魚大肉,自己一天吃二兩飯給自己活活餓死,還有一些人給自己修成了神經病,還有讓妻子和大師雙修,出售兒女也要供養大師的勇猛精進之人。

小說《金蓮仙史》中,這句話則是想借這句話對成吉思汗說「不要喝太多酒了,不要夜夜笙歌了,不要再殺人征戰了,這樣你才有福氣啊!」

可惜的是從民國年間開始,這段話成了騙人的手段,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在小說《金蓮仙史》的語境中本是好話,被摘出來讓這些人用卻成了爛話,真是可惜啊!

氣足不思食,精滿不思欲,神旺不思睡本意在修鍊理論中非常好理解,大師神化之後,幾乎所有解釋這句話的人都想神化。其實真相是不是氣夠就不用吃,只是可以通過調節氣息精神讓人不想飢餓,也就是讓正在渴望食物,準備消化的腸胃知道此時不吃飯並暫時休息;精足了不是不想魚水之歡,而是精氣衰竭的人更難控制心念,更容易被縱慾,精足之人雖有慾望,但更能控制慾望;神旺不思睡是真的,但問題在於神需睡養,還是要休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儒家說的慎獨不是雞湯,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無財不養道,教你如何獲取更多的財富?

TAG:全真道士梁興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