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北京世園會開園首日見聞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北京世園會開園首日見聞

4月29日,北京世園會的花車巡遊表演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4月29日,演員扮演北京世園會吉祥物在中國館前表演。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攝

4月29日上午,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北京世園會」)開園儀式在北京延慶舉行,北京世園會園區迎來了首批客人。以鮮活花卉和立體綠雕為創作元素的「生態花車」巡遊隊亮相在公眾面前,動感的巡遊音樂帶動了全場的氛圍,為開園後的園區營造了一個小高潮。

中國館萬眾矚目

記者一早就來到了位於園區1號門附近的中國館。剛走到中國館的門口,就有一股植物的香味沁人心脾。這個三層的展館,將不同省區市的景觀融為一體。

展館內人頭攢動,熱鬧之勢可見一斑。踏進內蒙古自治區的展區,腳下軟軟的,就像踩在大草原上一樣。在前來參觀的觀眾紛紛疑惑之時,展區工作人員蹲下了身子:「大家可以用手摸摸看,這是真正的內蒙古大草原的草。」在北京的室內能與遠在千里之外的內蒙古大草原有如此親密的接觸,很多觀眾大呼過癮。在這裡,腳下所感受到的草只是了解內蒙古草原的第一步,展區還特意設置了電子屏,手指一點,便可以在裡面查找到內蒙古草產業的大數據,這一棵棵小草背後的故事躍然屏幕之上。

「中國館半圓形的布局朝向1號門,體現了一種謙遜的、開放的姿態迎接世人的觀賞。中國館取名叫錦繡如意,錦繡代表跟園藝的關係,象徵花團錦簇;如意則是中國的一個文化符號。起伏的屋頂象徵著中國館與山水的對話互動。」談起中國館的設計歷程,中國館設計師黎靚心潮澎湃。

中國館下沉廣場中的中國生態文化展區,以園藝為載體,圍繞「天地人和」「四時景和」「山水和鳴」「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依次布局。展區採用了數字化與實物相結合形式,詮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走在立體數字化展示區,屏幕上不斷變化的畫面,展示出中國不同地區的美好生態場景,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美麗中國的魅力。

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經歷「游」與「賞」,「知」與「悟」,更好地認知、遊覽、賞鑒、探究、感悟中國的生態文化,世界也因此更了解了中國的生態智慧。

世界園藝齊綻放

媯汭湖東畔,由94朵「花傘」組成頂面的國際館亮相,宛如一片花海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入館即進入下沉廣場,由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打造的景觀坡道前,吸引了眾多遊客拍照留念。館內人頭攢動,捷克、亞美尼亞、緬甸、孟加拉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展位。熱帶仙人掌、椰子樹、芭蕉等植物都被搬到了國際館內。一樓國際競賽展廳舉辦的牡丹展,更是吸引大量遊客駐足觀賞。

俄羅斯展園以果實的形狀為主要設計元素,展館外附有綠植——象徵根深葉茂,碩果滿枝。來自俄羅斯的參展方AndreiGrigorev說,「我參加過很多地方的博覽會,但是這次博覽會讓我印象深刻,具有豐富設計理念的展園、多種多樣的植物,構成了本次園藝博覽會的獨一無二。」

由透明玻璃和原木打造的德國展園熱鬧非凡。走進德國展園,工作人員會給每個人發放帶有二維碼的小布袋,布袋裡裝有一粒樹種。「希望每個人帶種子回去能夠種到土裡,使它長成大樹。寓意是人人都可以為綠化做一份貢獻。」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議會國務秘書、2019北京世園會德國展園總代表漢斯-約阿希·福赫特爾對本報記者說。

更具巧思的並不只有這顆種子。進入展館後,只要掃一掃布袋上的二維碼,便可以拿起聽筒聽取各種關於展品和歷史的有趣講解。

多元體驗深入人心

在園區,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人員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原來他們是來自雲南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的參展人員。在生活體驗館咖啡互動體驗區,他們帶來了來自雲南普洱純正的咖啡豆和茶葉。甫一走進,醇香撲鼻,他們正熱情地邀請來往的遊客品茗嘗咖啡。

咖啡互動體驗區是生活體驗館的一角。整個生活體驗館包含序廳、科普園藝展區、生活園藝展區、專題園藝展區四大展區。體驗茶道、釀果酒、聽中醫講堂、模擬生態氣象、體驗集約栽培……生活體驗館為園區遊客提供了豐富多元的體驗機會,遊客能在其中感受中國農耕文化的意境美。

本屆世園會同樣融入了高科技元素,帶給觀眾超前的視聽娛樂體驗。在展廳牆上的5G未來城電子屏幕前,觀眾正在認真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電子屏上顯示的園區井蓋、垃圾桶、路燈等信息基於5G技術的大連接優勢,可以滿足園區環境監測、智能環衛、智慧灌溉、水質監測的需求。」工作人員一邊介紹,一邊點擊屏幕進行演示。

展廳一側的8K超清顯示屏前,不少觀眾駐足觀看中國風景的宣傳片,屏幕上纖毫畢現的高清畫質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覺震撼。展館中間的VR體驗區,觀眾依次戴上VR眼鏡,觀看世園會全景航拍畫面,感受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全新體驗。

找著樹就找著家了

開園日當天,在很多前來參觀的觀眾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園區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裡是他們曾經居住過的家鄉。

今年78歲的林森宗是延慶谷家營村的村民,今天一早就來到了園區。「我在這裡住了70多年,這裡曾經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林森宗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感慨萬千:「以前,我家住的是一個小平房,街道特別窄,生活條件一直不是很好。」

如今,林森宗和很多村民一樣,都已經搬遷到附近的小區里住了,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了。「從來沒想到這輩子我能住上樓房。」林森宗說:「也從來沒想到自己生活的家鄉能變得這麼美。」

站在中國館前的廣場上,林森宗指向永寧閣的方向:「雖然老房子已經不在了,但是家裡的兩棵槐樹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就在永寧閣附近。對我來說,找著樹,就找著家了。」

有變化,也有不變。變或不變,都是為了更美麗的家園。「村裡200多年樹齡的大榆樹就在國際館附近,還是過去那樣熟悉,村子的那口古井也被保留了下來。」李四官莊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欣喜地訴說著家鄉的點點滴滴。

對搬遷的村民來說,那棵老樹,不僅是一棵樹,也是家鄉的符號,更是嚮往美好生活的寄託。(記者 劉發為 何欣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蘇格蘭或2021年籌備第二次獨立公投:英國脫歐背鍋
巴基斯坦媒體人:我們對「一帶一路」有歸屬感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