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去過故宮的人可能都知道,在乾清門前廣場的隆宗門匾額上插著一支箭鏃,從它被鐵鏽腐蝕的程度可以看出它有著久遠的歷史,那麼它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戒備森嚴的紫禁城怎麼會容許有箭鏃射在匾額上?它又為什麼沒有被清理掉而是一直保存至今呢?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其實,這支箭鏃背後有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清朝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有72名天理教成員使用傳統的冷兵器竟然闖入了紫禁城,這支箭鏃就是他們與宮廷侍衛戰鬥之時留下的!

康熙年間由山東單縣人劉佐臣創立的天理教又被稱為八卦教,它其實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和後來的義和團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天理教自從創立之後便開始迅速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傳播,由於其主要目的在於天理教頭目斂財,所以早在乾隆年間便已遭到全面禁止,天理教的布教活動轉入地下。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北京大興人林清稱為新一任的天理教首領。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林清有著很強的組織能力,他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便把全國的天理教各個分支統一起來。身為最高教主的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追求,尤其是在黑暗的清朝統治時期。在嘉慶十七年,林清和李文成等人將天理教改編成軍教合一的組織,決定暗中起義,並約定在次年九月十五日趁著嘉慶皇帝在避暑山莊遊玩之時一同舉事,進攻京城。

但是由於天理教的分支太多了,本來屬於絕密的行動卻走露了風聲,身在河南滑縣的李文成被捕。情急之下,李文成的妻子率領滑縣三千多位教民提前起義並攻破了滑縣縣城,救出了已經被砍斷雙足的李文成。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但是李文成的意外事件並不為身在北京的林清所知——李文成本來是要前往北京進行支援的。九月十四日,林清派七十二人混入京城,次日他們又在宮中太監的接應之下分為兩路,分別從東華門和西華門進入紫禁城。其中李文魁率領的一支隊伍在隆宗門、中正殿直至養心殿與皇宮禁軍展開巷戰。

但是這些教民畢竟是第一次進入龐大且森嚴的紫禁城,他們對皇宮布局一無所知,於是見人便問「金鑾殿」到底在哪裡。正在這危急的情況下,皇宮侍衛調動火器營與這些手執冷兵器的平民百姓繼續戰鬥,而後來的道光皇帝甚至還用鳥槍擊斃了兩名教徒。最終,這七十二人全部被殺或者被捕。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十六日凌晨,未親自參加戰鬥的林清在家中被捕,起義徹底失敗了。這就是著名的「癸酉之變」,事後,嘉慶皇帝下《遇變罪己詔》,說這是「漢、唐、宋、明未有之事」,並將參與謀劃或者行動的教民全部處死。

嘉慶年間,他們72人攻入紫禁城,射出的箭鏃至今插在匾額上!

而隆宗門上的箭鏃,正是李文魁等人攻入紫禁城之時所留下的,它之所以沒有被清理掉,就是因為嘉慶皇帝特意下令保留,以示警戒。但可惜的是,「後人哀之而不鑒之」,這個代表著腐敗清朝政府統治與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的巨大矛盾的箭鏃,並沒有讓後世皇帝振作起來,最終還是被內憂外患所推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為何始終沒有冊立皇后?難道他真的終生未婚?
「靖康之變」發生時趙構在幹什麼?為什麼他沒有被俘虜?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