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要買玩具,媽媽的反應不一般,做法受人稱讚

孩子要買玩具,媽媽的反應不一般,做法受人稱讚

文/余小紀,歡迎個人轉載

每個孩子的童年裡都少不了玩具,當然買玩具這種事情通常也都是孩子們爭吵著讓父母買的較多。反而父母們主動給孩子買的情況會很少。而父母給買,和孩子給買完全是不同理念的,家長們需要弄清楚來龍去脈。

昨天6歲的晶晶吵著讓媽媽買布娃娃,晶晶平時也經常到超市的時候都要讓媽媽買東西,但是晶晶看上的那款布娃娃近一百多元的價格,由於太貴媽媽就拒絕給買。

反而晶晶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這次被媽媽一下子給拒絕了,晶晶一時半會也接受不了。晶晶和媽媽在超市裡面糾纏了很久,隨後媽媽作出反應受人點贊。

媽媽把孩子遺留在超市裡面,並且給予孩子這幾句話:你在這裡幫阿姨擺貨,如果你能堅持到這位阿姨下班了,我就給你買。我先走了,你自己在超市裡面。隨後媽媽就跑到了超市門口等著,偷偷的看著晶晶。

最後晶晶還是堅持不了緊跟媽媽回家了,而媽媽這樣做卻讓超市阿姨給點贊。雖然媽媽這樣的行為沒能讓孩子得到想要的,但是這也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能無償的得到,從而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換取,同時這樣的教育方式也值得被家長們借鑒。

當孩子到了5歲之後,也是學齡後,家長就要讓孩子知道,想要的東西需要通過努力換取,而不是不勞而獲的。

當孩子知道想要東西通過自己努力換取的時候,這樣也便於家長們行教,因為教育孩子同時就是一種獎罰遊戲一樣。當孩子被家長管教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會不被很多熊孩子待見這樣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能夠通過努力換取所需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同時也讓後讓熊孩子變得很聽話。另外,小紀也給家長們這個忠告,如果能讓孩子無償得到自己想要的時候,以後孩子對自己依賴也會很強,反而不利於教育。

小紀心裡話:

如今,棍棒出孝子的方式已經不受孩子們待見了,反而需要通過住心理的方式教育孩子。能夠抓住孩子心理的人,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這也是父母的強項,因為父母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時間的,同時對孩子的內心也能了解很透徹。

同時孩子也要通過孩子的心理,設計一個獎罰自律表格,同時會形成一種自然學識的效應,且具有教育含義!

你是否經常無償給孩子?

我是小紀,一名資深的母嬰創作者,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每天第一時間接收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紀談育兒 的精彩文章:

「孕期牙齒陣痛,明天就去拔掉」牙齒痛,有一個方法很管用
懷孕期間,這是初次產檢黃金期,別被胎心胎芽給影響

TAG:小紀談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