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高層官員分析美國高超聲速武器發展現狀、問題和建議

美軍高層官員分析美國高超聲速武器發展現狀、問題和建議

美軍方高層官員近日針對美軍高超聲速問題發表聯合署名文章,總結美軍高超聲速武器開發現狀,指出美軍應重視高超聲速防禦,並提出相關建議。

美軍高超聲速武器開發現狀

為應對不斷發展的高超聲速威脅,美國防部和各軍種正在開發各種「全球快速打擊」項目。美國防部2019財年預算將為此撥款約20億美元;重點高超聲速項目的資金也從2018財年的2.01億美元增加到2019財年的2.78億美元。美海軍已於2018年完成高超聲速試驗;美空軍在2018年授出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研製合同和「空射型快速響應武器」(ARRW)的開發合同;美陸軍主要關注「替代性再入系統」,其本質上是一種可從空軍轟炸機、海軍艦艇和陸軍發射器上發射的機動彈頭;DARPA與業界合作夥伴正在共同研製高超聲速戰術助推滑翔器。高超聲速在為國家提供在大範圍內快速打擊時敏目標能力的同時,也對保護核心資產防禦高超聲速武器的攻擊提出了許多挑戰。從威懾的角度來看,高超聲速武器在兼具進攻性和防禦性的情況下是有價值的。

高超聲速武器防禦問題和必要措施

速度、極端高度變化和機動性的影響(特別是在飛行的最後階段),既提供了進攻機會,也造成了防守障礙。為滿足各軍種的多域作戰需求,美軍必須從聯合導彈防禦的角度考慮以下必要措施:

對「太空感測器層」(也稱為「高超聲速和彈道導彈跟蹤太空感測器」HBTSS)的需求。目前,導彈防禦局和其他機構正積极參与HBTSS的概念設計階段,利用持久紅外感測器探測跟蹤新興以及正在擴大的威脅,HBTSS等在軌感測器方案將大大提高攻擊機會和成功幾率。未來的感測器結構必須包括天基和地面感測器的一體化,以實現在軌跟蹤處理,同時減少對地面站的影響和相關的時間影響。

美軍目前的聯合攔截器在射程、高度和攔截不斷發展的威脅系統的能力上都是有限的。事實上,目前的大多數攔截器主要集中在飛行末段。只有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BI)和「宙斯盾」標準導彈攔截系統能夠提供中段防禦機會。美軍可選擇升級兩到三種攔截系統,作為臨時解決方案彌補潛在的差距。此外,國防部必須利用有前景的動力學和非動力學選項來應對高超聲速技術不斷取得的進步。

發展有效且反應靈敏的作戰管理指揮、控制和通信情報(BMC3I)系統一直是防空反導的目標。考慮到高超聲速武器的速度、機動性和不可預測的特性,美軍必須開發自主BMC3I活動來縮短響應時間,而且BMC3I系統必須能夠比當前的C2地面站結構更快地處理和指揮交戰。理想的情況是實現有效的分層防禦,同時盡量縮小覆蓋範圍的差距,並為重置任務防禦來襲目標提供機會。

與BMC3I相關的問題是感測器和發射器的集成。高超聲速武器的出現進一步強調了充分利用當前和未來導彈防禦系統能力的必要性。任何關於集成的討論都必須包括非動力學的選項,如定向能、網路和電子戰,這些選項可以擴展在飛行所有階段攻擊威脅系統的能力,特別是在助推段。除了可能節約成本,美軍已在白沙導彈靶場成功測試了針對無人機和間接火力彈藥的非動力學方案。美海軍已將定向能能力納入其艦船防禦行動。高超聲速武器除了具有極高的速度和機動性外,還能在從極低到大氣層外的多種高度範圍內作戰。如上所述,缺乏能夠在多個高度和更大範圍內、能夠在海上和陸上都能作戰的通用攔截器,突出了一體化導彈防禦的必要性。

國防部繼續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戰備需求和應對挑戰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從進攻性和防禦性的角度介紹高超聲速,強調了現代化和開發新技術以應對新威脅的重要性。對於AMD作戰來說,每次攔截的成本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在處理威脅時,需要多個攔截器來達到一個可接受的成功概率。為了應對這一困境,國防部高級領導人正在適當考慮理論和技術兩種解決方案。從討論「發射後不管」到解決所有飛行階段威脅的裝備方案,國防部正在評估多個消除高超聲速武器威脅的選項。國防部的底線是,未來的AMD系統必須以可持續的方式為作戰人員提供反應靈敏、靈活和集成的系統。

發展建議

擴大導彈防禦投資。相對於進攻性武器,必須縮小發展防禦能力在資金和重視程度上的差距。導彈防禦局最新的預算申請顯示,2020財年預算申請體現了二者之間的差異,儘管高超聲速技術的總投資約有26億美元,但防禦技術開發僅佔1.574億美元。

重視導彈防禦系統集成。未來的導彈防禦系統必須著眼於集成和無縫操作的能力,同時允許隨著技術發展進行系統修改。國防部必須對軍種主導的導彈防禦計劃積極監督,才能支持未來的集成工作,並遵守公認的標準。

與國會密切合作,爭取更多支持。國防部必須與國會密切合作,維持對急需項目的支持,以儘快滿足作戰需求。

來源 :美國國防雜誌網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袁政英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美空軍制定組建天軍五年路線圖
MIT和NASA合作開發新型變形機翼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