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盒馬開業三年首關店,要開始考慮盈利了

盒馬開業三年首關店,要開始考慮盈利了

曾「捨命狂奔」的盒馬正在改變。

4月30日,盒馬鮮生宣布崑山新城吾悅廣場店,將於2019年5月31日起停止營業。在關店的同時,盒馬方面也表示:「未來將在蘇州和崑山開出更多門店」。

針對關店事件,盒馬方面表示,「做零售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尤其門店規模上去了,好的要更好,差的也要及時調整,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的體魄。」由此可見,盒馬鮮生關閉的部分門店與業績不佳有關。

盒馬鮮生自創立初期就被視為新零售項目的最佳樣本,無論是東家阿里還是渴望轉型的傳統零售商們都對其抱有極大希望。而自誕生以來,盒馬的表現也很爭氣:開業三年,盒馬已經開出了150家店鋪,並孵化出盒小馬、盒馬菜市場、盒馬F2以及盒馬小站等子品牌,進行多業態布局;侯毅近日接受《聯商網》專訪時還透露,盒馬即將有大量的門店開始盈利。

但在光鮮成績單的背後,負重前行的盒馬實際已顯露疲態。除了最近發生的盒馬蘇州店關閉事件,盒馬孵化的盒小馬等項目也都面臨收縮戰線止虧的窘境。三江購物近日發布的一紙公告則徹底暴露了盒馬鮮生的業績。公告顯示,浙海華地(原盒馬在浙江的加盟商)持有的盒馬鮮生平效約為1.3萬,雖然與傳統賣場相比不錯,但與盒馬鮮生前幾個月公布的平效5萬相差甚遠。2018年浙海華地凈利潤-2349.14萬元,共4家盒馬門店,照此計算,盒馬平均每家店虧得不少。

盒馬「疲憊」的原因,除了侯毅提到要進行戰略調整,還有不少運營上的缺陷:過快的發展速度和節奏和盒馬門店人力不足的現實相矛盾,此外,迅速規模後帶來的門店服務質量下降、品控管理鬆懈,都令門店運營效率大幅下降。

行業明星項目出現問題,業內外不僅擔憂新零售樣本盒馬已開始走下坡路,更擔心被零售業視為救命稻草的「新零售」已進入陣痛期。

好在盒馬已經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侯毅在近日召開的內部大會上做了相關彙報,明確提出了對盒馬的幾個反思。包括「包裝食品是否具有競爭力」、「大海鮮還性感嗎?」、「創新是否足夠」、以及關鍵的「盒馬鮮生是不是最佳的商業模式?」、「線上的物流成本能不能覆蓋掉?」等問題。

為此,盒馬也充分發揮了阿里成員系的優勢,迅速做出反應,對產品進行快速迭代,調整門店、多業態布局都是例證。

盒馬不得不做出改變,除了要解決自身存在的眾多問題,盒馬還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叮咚買菜開始在訂單和復購率上開始反超、美團入局買菜、蘇寧也開始摻和生鮮的市場的時候,被群狼環伺的盒馬稍有不慎就會被判出局。侯毅的及時反思無疑是聰明的,更是必要的。

暴露問題的盒馬實際上是如今急於求變的零售行業的縮影。但任何項目在早期發展階段都不可避免,新零售作為一種全新的零售業解決方案仍然值得期待。侯毅認為,儘管新零售目前遭遇了不少障礙和問題,但「新零售取代傳統零售,這是一種潮流,是不可取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400塊一張票的「復聯」,只會讓觀眾遠離電影院
數字孿生還是個概念?「泰瑞數創」已在智慧城市、工業、自動駕駛落地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