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躺賺十幾萬的實驗招人了,條件是兩個月不能下床

躺賺十幾萬的實驗招人了,條件是兩個月不能下床

不久前,NASA 發布了一項志願者招募計劃。只需在床上躺 60 天,每人就能拿到 18500 美元的酬勞,摺合人民幣 12.5 萬元,堪比一年收入。不過,這個過程可比你想像中的艱難多了。

來源 公眾號「SME科技故事」

為了研究人體在太空中的變化,NASA 和歐洲航天局(ESA)正準備進行一次卧床休息研究(Bed Rest Study)。他們準備招募 24 位志願者,來完成實驗。除了能拿到豐厚的酬勞,志願者也算為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避免志願者無聊,在空閑時間裡,他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前提只有不離開床鋪。例如,在床上讀各種書、學外語,亦或是瘋狂打遊戲、補番。只要是能在床上完成的事,你都可以為所欲為。

不過,想當志願者自然要經過一系列的篩選。條件不難,年齡在 24 至 55 之間,身心健康、無不良嗜好。但因為實驗地點是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所以也要求志願者會講德語,方便交流。一旦入選,志願者會先有 5 天的時間適應實驗環境。在這之後,他們才會正式進入實驗階段。

不過這種「躺」其實與大家的想像有些出入。這項實驗全名為頭低位卧床實驗,是地面失去重力生理效應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 60 天的實驗里,志願者必須以頭部向下傾斜 6 度的姿勢躺在床上。

這種頭朝下,腳朝上的姿勢,會減少流向腿部的血液,能很好地模擬太空微重力對人體的物理影響。其實,這也是宇航員訓練的一個基礎項目之一。在這期間,志願者所有的生理需求都必須貼著床鋪完成,不能坐更不能站。也就是說,無論是吃飯、上廁所、洗澡,你都將以一種「頭重腳輕」的姿勢完成

卧床實驗吃飯

而伙食方面,雖然會有工作人員專門端到到你的面前,但這些食物,都是經過營養師專門搭配定量供餐,保證志願者的正常體重。只有在偶爾情況下,才會有點小甜品、小零食解饞。這真沒有想像中的輕鬆,所以 NASA 給出這麼高的報酬是有道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下,宇航員的身體將會受到各種負面影響。而在這項模擬太空微重力的卧床實驗中,志願者也會與宇航員經歷類似的身體變化

首先,在失重的環境下,人類的全身骨骼肌會發生廢用性萎縮。在一切物體沒有重量時,肌肉就不需要克服這些力做功,於是肌肉逐漸退化。而這種情況,也發生在長期卧床的時候。如果不加強運動強度,宇航員的身體可能難以熬過漫長的太空旅行

這也是為什麼太空艙內設有各種運動設備的原因

不過更恐怖的,還是骨骼受到的損壞。在地球上,老年女性的骨質流失為每年 1%,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群體。但在微重力環境下,普通人骨質流失率可比老年女性快得多。基本上,他們一個月的骨質流失率就比老年女性的一年要高,平均達 1%-2%。

除此之外,一直傾斜卧床的志願者,還會發生體液流動重置。他們下部肢體的體液,會迴流到胸腔、頭部等上端位置,使身體質量重量重心上移。實驗結束後,24 位志願者都會出現「太空鳥腿現象」

他們的上半身會面部浮腫、頭脹、頸部靜脈曲張,甚至連胸脯都變得比平時大不少。但下半身,則會明顯出現腰圍更小、小腿更細的情況。除此之外, 顱壓增高、視力下降、免疫系統紊亂等麻煩也會紛紛找上門來。

這是一對雙胞胎,340天的太空之旅使右邊宇航員頭大、臉腫

可能對志願者來說,唯一的好處也就是能讓自己長高了因為脊柱不會受到垂直重力的壓迫,26 塊椎骨間的縫隙就會被舒展開來。這樣,原本已經固定的身高則能增加 2 到 5 厘米不等。想要體驗「二度發育」,或許可以踴躍報名一下這項實驗。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長高只是暫時性的。只要回歸正常生活,一般用不了個把月時間,身高就會被打回原樣。同樣的,前面提到的負面影響,想當志願者的也大可放心,這大部分都是可逆的。

實驗結束後,志願者也會像宇航員剛回歸地球那樣,需要經歷14 天的休息期和康復訓練期。在這之後,他們才能正式回歸日常生活。在實驗結束後,志願者也會獲得一個證書,上面印著的正是一個宇航員。

考慮到志願者的身體狀況,這類頭低位卧床實驗周期一般設置在 5 天至 70 天,不會太長。不過一部分志願者,還有唯一能站起來的機會:定時前往實驗室內的離心機。

離心機的旋轉臂會以每分鐘 30 轉的速度進行旋轉。這樣能迫使他們的血液回到志願者的下肢,以此模擬地球重力的影響。科學家組織這次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離心機消除這種負面影響的效果,為漫長的太空旅行作準備。

2015 年,一位名為德魯(Drew Iwanicki)的志願者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參與卧床實驗的感受。實驗開始不久,他那一點新奇感很快消失,繼而進入無盡的無聊與焦慮。除了心情煩躁,他的身體也難以適應長時間靜止不動。

德魯(Drew Iwanicki)

全身無力,直衝腦門的血壓帶來的頭痛,都讓他受盡了折磨。實驗結束過後,他連站立都變得十分困難,必須有人攙扶。而之前的志願者們,也全都沒辦法保持站立姿勢超過 15 分鐘。

志願者期間的德魯

但德魯最後也說了一句讓人鼓舞的話:「雖然這個項目消耗進了他三個月的生命,但它卻是這裡所有工作人員四年來工作的全部」。儘管實驗讓他受盡了折磨,但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可能是躺得太久,在站起來的那一刻,他竟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純粹快樂。

*參考資料


Kevin Anderton.Why NASA Wants To Pay You $19,000 To Stay In Bed For Two Months.2019.03.31

https://www.nasa.gov/analogs/envihab


How stressful will a trip to Mars be on the human body?.NASA/JOHNSON SPACE CENTER.2017.01.30

Andrew Iwanicki.How I Felt After 70 Days of Lying in Bed for Science.VICE.2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犧牲睡眠搞科研,真的值得嗎?
斯坦佛大學:賀建奎博後導師未參與其研究;三名華裔科學家因美「排華」調查被解職;參加數據比賽有什麼好處?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