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貴族提議將北方變成牧場,一契丹人出面挽救了這場浩劫

蒙古貴族提議將北方變成牧場,一契丹人出面挽救了這場浩劫

十三世紀初,蒙古人的勢力異軍突起。他們在傳奇領袖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擊敗了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政權,並取代金國成為了中國北方的霸主。

蒙古人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原先侍奉於金國朝廷的大臣,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契丹人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遼國皇室的後裔,其祖上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到了金國時期,耶律楚材家族開始在金國為人臣子,他的父親耶律履官至尚書右丞,是正二品的高官。

耶律楚材自幼勤奮好學,且天資聰穎,史書上稱其「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者。」

1206年,耶律楚材被朝廷授予開州同知之職。此時的耶律楚材雖然年紀輕輕,但他淵博的學識在朝野上下已經極富盛名了。

1214年,在遭受了蒙古大軍的多次圍攻後。金國皇帝決定將京師從中都(今北京)遷往南京(今河南開封)。耶律楚材留在了中都,並被留守中都的金國右丞相兼都元帥完顏承暉任命為左右司員外郎。

不久,蒙古大軍攻克中都。成吉思汗命人將包括耶律楚材在內的遼國宗室成員都帶到自己跟前。耶律楚材名聲在外,連成吉思汗也有所耳聞,於是他便對耶律楚材說:「遼金世仇,朕為汝雪之。」(遼國和金國是世仇,如今朕幫你報仇雪恨。)然而,耶律楚材卻回答道:「臣祖父皆北面事金,既為臣子,敢仇君父耶!」(我的祖上幾代人都身為金國臣子,怎麼敢仇恨君父。)耶律楚材的這番回答讓成吉思汗極為滿意,於是就將他留在身邊。

1219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攻打花剌子模,耶律楚材隨侍左右。耶律楚材精通占卜之術,因此每當戰事發生前,成吉思汗都會讓耶律楚材占卜吉凶,然後再決定下一步軍事行動。作為成吉思汗身邊的近臣,耶律楚材有機會經常和成吉思汗談及征伐、治國、安民之道,成吉思汗也越發看重他的才華。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討西夏的途中病逝。臨終前,他指著耶律楚材對繼承汗位的第三子窩闊台說:「此人天賜我家,爾後軍國之事當悉委之。」窩闊台聽從了成吉思汗的遺命,在他執政前期,軍國大事都會找耶律楚材商議,而耶律楚材的建議往往都能切中要害,因此窩闊台對他也非常重視。

1230年冬,在蒙古宮廷里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極端派的代表人物拜答爾(成吉思汗之孫,察合台之子)提出了一項駭人聽聞的建議,他說道:「漢人無益於國,宜空其地為牧場。」(漢人對國家沒什麼作用,不如騰空他們的住地,將這些地方全部改成牧場。)

關鍵時刻,耶律楚材站出來建言道:「陛下將南伐,軍需宜有所資,誠均定中原地稅、商稅、酒、醋、鹽、鐵、山澤之利,歲可得銀五十萬兩、絹八萬疋、粟四十萬石,足以供給,何謂無益?」耶律楚材的建議是採用固定稅收計劃為帝國國庫帶來更多的長遠利益。窩闊台認同了耶律楚材的建議,並立即開始實施。不久後,帝國國庫大為充裕。為了表示嘉獎,窩闊台任命耶律楚材擔任中書令(宰相)。

對當時的北方漢人來說,耶律楚材無疑是他們的救星。因為如果那項「宜空其地為牧場」的瘋狂建議一旦被採納,北方漢人勢必將遭到滅頂之災。

從十三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窩闊台逐漸失去了管理帝國的興趣,開始沉溺飲酒、玩樂。一心謀國的耶律楚材因屢屢提出不符合窩闊台心意的建議,而漸受冷落。

1244年五月,耶律楚材鬱鬱而終,享年五十五歲。1330年,元文宗追贈耶律楚材為經國議制寅亮佐運功臣、太師、上柱國,追封廣寧王,謚號「文正」。值得一提的是,「文正」這個謚號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文官第一謚號,皇帝一般不輕易給予大臣這個謚號,這也代表著元朝朝廷對耶律楚材當年所做貢獻的高度認可。

參考文獻:

《元史》,宋濂(1310-1381年)、王褘(1321-1373年)

《新元史》 ,柯劭忞(1848-19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蒙古和金國如何結下樑子?起因從一場醉酒鬧劇開始
金國為什麼能迅速崛起?這個獨特組織功不可沒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