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統領一個時代的737家族的興衰

統領一個時代的737家族的興衰

波音727

波音747

波音717

波音737MAX8

中國航空報訊:2011年, 波音737進入MAX時代, 搭載了全新發動機的波音737MAX7、737MAX8、737MAX9和737MAX10先後誕生。2017年11月, 波音737MAX8交付中國國航。但這也使波音737在機身上原有的設計潛力或許達到了極限。

波音737系列客機曾為波音開疆擴土,提供穩定利潤。如今737MAX系列機型發生兩次墜毀,也引發了客戶對波音737系列飛機的信任危機。

波音737家族不是傳奇飛機。它不像波音707飛機那樣開啟了波音噴氣飛機時代,也不像波音787那樣採用複合材料機身,創造新的製造理念; 更不像波音747那樣能壟斷市場——波音747保持全世界單機載客量最高紀錄達37年,直到空客A380的誕生。但波音737家族是波音歷史上銷售最為穩定的飛機,50多年銷量長久不衰。

波音的噴氣式時代

波音7x7系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7月15日,波音707原型機首飛,作為美國首架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的客機,波音707引領了噴氣式科技時代,也讓波音公司從此稱霸商用飛機市場。

彼時, 世界首架噴氣客機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的106彗星商用機, 接連3架在空中解體、爆炸,促使不少航空公司和公眾對噴氣式科技充滿了懷疑。當波音公司總裁比爾·艾倫力排眾議,投入5000多位技術人員開始研發時,美國《時代周刊》稱之為「空中賭博」——波音在該項目上投入了公司資本凈值的四分之一。

時勢造英雄。憑藉尺寸大、速度快, 波音707比傳統螺旋槳飛機可多執行1倍的運量;飛行平穩、安靜,顯著提升了乘坐體驗。1954年飛行旅客人數增至3550萬,短短6年翻了一番。同時, 美國政府為約翰·肯尼迪總統也定製了2架波音707改裝型飛機,並正式以「空中1號」稱呼總統專機。波音公司總共生產了1.4萬架707。自此, 噴氣式飛機的大幕正式拉開,此後的新機型輩出,更大、更寬、更新、功能更多。不久,三發噴氣式客機波音727面世,其具備在較小型機場較短跑道起降的能力,備受運營美國國內航線的客戶歡迎。

20世紀60年代初,裝有4台發動機的遠程客機707機型是波音的主力銷售機型,另外銷售表現良好的是裝有3台發動機的中程客機727機型, 後者甚至一度壟斷了當時的中程客機市場。之後,就是波音737的時代。

空中霸主的軟肋

1962年,超過3000萬名乘客通過波音飛機來往於世界各地。作為當時民航的空中霸主,波音仍有軟肋——沒有適合短程運輸的機型。

隨著更近距離的城市間旅客運輸量上升,短程噴氣式客機早已應運而生。在短程客機的競爭中,歐洲搶佔了先機:法國南方飛機公司生產的SE- 210快帆客機於1955年5月首次試飛, 這款能夠搭載130人的機型在3年後正式交付。

英國的漢廷飛機公司也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研製載客量為100人的Hunting 107機型的計劃,1960年, 該公司被合併進入英國飛機公司(現英國宇航系統公司),計劃一度終止。1年後,英國飛機公司重啟該計劃,該機型更名BAC1-11。1963年8月20日,BAC1-11首次試飛, 並於1965年投入使用。

1962年, 道格拉斯飛機公司開始研製中短程窄體民航客機DC-9,1965年2月,5架DC-9原型機投入試飛,同年11月,FAA為其頒發了型號合格證,同年年底交付運營。

在短程客機的競爭中,波音加入較晚,歐洲市場已經被BAC1-11雙發飛機所佔據,在快速成長的美國市場上,DC-9迅速搶佔了其中大多數份額。為了維護霸主地位,加入短程客機市場的競爭是波音的必然選擇。20世紀60年代初,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把10架短程客機的訂單交給了波音,研製一款「客艙寬敞安靜、速度適中, 並且能夠在惡劣條件下飛行」的短程雙發客機已經是箭在弦上。

造最暢銷機型

1964年11月, 在傑克· 斯坦納的帶領下,波音開始了737機型的研製工作。按照原計劃,波音737首款產品是65~80座的小容量短途客機, 但作為啟動客戶,漢莎航空堅持提高載客量至100座級。

波音737研製開始面臨如何增加單機容量的問題。受到SE-210、BAC1-11、DC-9的影響,研發團隊一度計劃採用每排4座、尾吊雙發(即在尾部安裝兩個發動機)布局。但斯坦納決定用波音707的機體截面進行設計,每排6座。但這使機體直徑加大, 原來尾吊發動機方案不再適合,而傳統的波音707翼下吊裝發動機方案會阻擋737短機身的主客艙通道,而且如果不改變設計,飛機起落架要加長得像「長腳鸕鶿」。薩特最終想出了一個辦法,將發動機緊貼機翼下部安裝, 擴大了尾部空間,這可以讓首款波音737多運6名乘客。但是這依然沒有達到漢莎的要求,最終在這家德國航空公司的要求下,波音拉長了機身,達到了100座級的要求。

1967年12月15日, 波音737- 100獲得FAA型號合格證,首架波音737-100在12月28日交付漢莎航空。但737-100隻生產了30架,同年波音推出了機身更長的737-200,大受歡迎。

與波音727一樣,737機型可以在小機場運行,甚至能在一些未經改造的著陸場地起降,這一優勢打開了亞洲、中南美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的市場。截至2018年4月,波音公司已經向全球客戶交付了約10000架波音737各種機型。

波音737的進化

波音737作為波音生產的首架雙人駕駛飛機,還參與改寫了飛行機組的歷史。美英等西方國家大多數航空公司都選擇3人機組,即搭載1名飛行師。當雙人駕駛方案被首次提出時, 還曾遭遇航空公司和機械師工會的爭論,掀起過罷工狂潮。FAA藉助波音737進行了一系列飛行條件檢測,最終肯定了雙人駕駛這一模式。

隨後,波音737-100與道格拉斯DC-9-30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包括德國漢莎航空在內,不少航空公司仍傾向於採購後者。波音決定以升級迭代換取優勢,僅僅生產了21架波音737- 100,波音就展開改進。兩個月後波音737-200誕生,運輸能力顯著提升。緊接著推出了波音737-200改進型, 其能夠在發展中國家沒有瀝青、水泥的跑道上起降,縮短了起降距離。同時, 還推出了波音737-200C/QC客貨兩用型,藉助座椅快速移除進行轉換。除此之外,藉助波音737-200機型,波音737的專機型、遠程型、碎石跑道起落型、導航訓練機(T-34A)、海上巡邏機、電子雷達實驗平台、氣動飛機試驗平台等相繼推出。

1984年,波音設計出737-300機型,藉助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了雜訊、擴大了機身,新材料的使用也提升了飛機的壽命。波音於1988~1989年接連推出737-400及737-500,傳統波音737為波音塑造了飛機可靠、簡單低運營成本的形象。

面對空客A320家族的競爭,波音於1993年6月開始研製新一代波音737。波音先後投入了4種機型,分別是波音737-600(全長31.2米,載客110~132人)、波音737-700(全長33.6米, 載客126~149人)、波音737-800( 全長39.5米, 載客162~198人)、波音737-900ER(全長42.1米,載客180~220人),最大載客人數依次增多。

在長期的研發過程中,波音一直強調通用性,上述機型彼此間機械零部件通用性達到了98%,發動機通用性達百分之百。此外,根據航空公司的要求,新一代波音737靈活性大大加強,一分鐘內可將公務艙的每排5座轉變為每排6座,1小時內客機可切換為貨機。而新型波音737與傳統型波音737,也具有相同的零部件和地面支持設備和地面維護。此外,其還具有價格低廉、油耗低、裝載量大、維修性好等優點,促使其在於A320的競爭中逐漸進入上峰。

50多年來,波音737進行了一系列改款設計,包括客運機、貨運機、客貨兩用機、公務機、軍用機等一系列多達20款機型。助推波音737銷售的還有FAA的助力,其批准了該機可運行120分鐘雙發延程飛機 (ETOPS)。這意味著波音737可以直飛到達目的地,飛行更遠的距離,從而大幅度降低飛行時間和油耗。不過,波音737已經從百餘座機型發展到可裝載逾200座的機型。在這期間,航空公司處於成本控制的角度,希望提升產品通用性,減少對駕駛艙不必要的改動,保持與目前波音737相同的型號合格證, 以便降低引用費用。

波音737MAX全球停飛後, 據路透社報道, 近日波音公司已向737MAX部分運營商表示,波音的目標是最早在今年5月份的第3周,通過FAA批准737MAX的軟體升級包,7月中旬解禁「停飛」。波音公司一位發言人表示,波音公司正集中精力讓MAX重回運營,並正在跟全球監管機構和客戶積極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飛機為什麼能飛?可不是有個翅膀這麼簡單
F-35全面展示超強性能 全世界最好的輔助「英雄」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