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美國是全球目前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國家,其海軍在二戰期間便建立了以航母為核心地位的艦隊結構體系,而美國海軍的航母數量也在戰爭結束時達到了驚人的上百艘(包括護航航母)。作為國之重器,美軍航母在二戰中的戰場生存力是否強大呢?這一點可以從美軍航母編隊與它最直接的對手——日本海軍的較量當中得出一些考量的依據。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前夕,美軍航母在駛往戰場的途中進行緊張的備戰。

二戰時期美日兩國之間的航母對決,可謂是太平洋上最波瀾壯闊的戰鬥場面,也是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日本海軍戰前苦心經營和積攢起來的資本——聯合艦隊,在幾個航母戰隊精英艦載機飛行員的強力帶動下,於戰爭初期發揮了極為強悍的戰鬥力,打得美國海軍一度喪失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這裡最直觀體現的一個數據便是:美軍在二戰中所損失的4艘艦隊航母全部損失於珍珠港事變之後的一年內,準確的說是集中損失於1942年5月到10月之間。注意這裡僅僅統計的是艦隊航母,不包括美軍在戰爭後期所損失的輕型和護航航母,也就是說在1942年10月之後,美軍再也沒有一艘大中型航母被擊沉。我們悉數了解一下美軍這4艘艦隊航母的死因,其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942年5月8日,滿載排水量高達43400噸的「列剋星敦」號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日軍第五航空戰隊的「翔鶴」、「瑞鶴」號所擊沉。「列剋星敦」號在日軍艦載機的攻擊中被2枚魚雷和2顆炸彈擊中,後被美軍驅逐艦補射2枚魚雷後沉沒,總共挨了4枚魚雷和2顆炸彈。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2年5月8日,珊瑚海海戰中垂死的「列剋星敦」號。雖然噸位巨大,但作為戰列巡洋艦艦體改造而來的航母,該級艦的整體性能不算出色,抗擊打能力也並不出眾。

1942年6月7日,滿載排水量25900噸的「約克城」號航母在中途島海戰中被日軍擊沉。其中被日軍艦載機命中3顆炸彈和2枚魚雷,後又被日軍潛艇所發射的2枚魚雷擊中,以及受到近距離殉爆的「哈曼」號驅逐艦所波及,總共挨了4枚魚雷和3顆炸彈。

1942年9月15日,滿載排水量19100噸的「黃蜂」號航母在瓜島海戰中被日軍潛艇擊沉。日軍伊-19號潛艇射中「黃蜂」號3枚魚雷,後被美軍驅逐艦補射5枚魚雷(其中2枚未爆炸)後沉沒,總共挨了8枚魚雷。

1942年10月27日,滿載排水量26900噸的「大黃蜂」號航母在聖克魯斯海戰中被日軍擊沉。其中被日軍艦載機命中3枚魚雷5顆炸彈,被美軍驅逐艦補射9枚魚雷(全部未爆炸)和400多發127毫米炮彈,最後被日軍驅逐艦再補射4枚魚雷後沉沒,總共挨了16枚魚雷、5顆炸彈和400多發127毫米炮彈。

從以上數據可見,「大黃蜂」號算是美軍在二戰期間死得最慘的一艘艦隊航母,在沉沒之前所遭受的打擊最為劇烈,比挨1枚魚雷便沉的「大鳳」號之類的日軍航母抗打擊能力強太多,但這能說明它是美軍二戰中最抗打的航母嗎?其實不然。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2年10月26日聖克魯斯海戰中,「大黃蜂」號航母正在承受日軍艦載機的猛烈攻擊洗禮,圖中可見該艦艦體已經明顯傾斜。

首先從「大黃蜂」號挨的9枚美軍魚雷來看,由於當時美軍魚雷引信問題尚未解決,這些補刀的魚雷竟然全部未爆炸,最多只是在船體上戳了9個小破洞,這與魚雷爆炸的大破口有天淵之別,因此除開這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魚雷,「大黃蜂」號實際上只能算是挨了7枚日本魚雷。

另外為加速棄艦後的「大黃蜂」號沉沒,美軍驅逐艦又向其發射了400多發127毫米炮彈。對於數萬噸的航母來說,這些中口徑的炮彈實在難以對其艦體結構產生實質性的破壞,可以說連一枚魚雷爆炸威力的零頭都不及。

客觀來說,美軍對「大黃蜂」號的補刀是極其失敗的,真正造成它沉沒的主要損害來自於日軍的7枚魚雷和5顆炸彈,這對於一艘排水量不到3萬噸的軍艦來說,已經是非常巨大和致命的打擊了,不沉真說不過去。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2年10月26日下午17時左右的「大黃蜂」號,依舊倔強地漂浮在海面上,隨後全體艦員撤離了該艦。「大黃蜂」號在挨了12枚魚雷(含美軍補刀的9枚)、5顆炸彈和400多發127毫米炮彈的情況下仍然不沉,最後被趕到現場的日軍驅逐艦再補射4枚魚雷後才沉入海底。

眾所周知,要在戰鬥中擊沉一艘大型戰艦相當不容易,其影響條件很多,除了遭受打擊的劇烈程度之外,還包括軍艦本身的防護能力強弱、命中的部位是否致命、損管是否得利,以及一些可以歸結為運氣的因素等等。比如噸位和防護都超過「大黃蜂」號的義大利戰列艦「羅馬」號,滿載排水量46000噸,只挨了德軍2枚「弗里茨」制導炸彈就沉了,主要原因為大火引起彈藥庫爆炸;而滿載排水量高達72000噸的日本超級航母「信濃」號,也只中了美軍潛艇4枚魚雷就沉沒,損管不得力是沉沒主因。反觀美軍排水量僅2000多噸的「拉菲」號驅逐艦,在沖繩戰役中擔任雷達哨艦時被日軍5架特攻機撞擊,身中4枚炸彈,全身一片狼藉也能最後生還。

那麼在相同或類似的條件下,「大黃蜂」號航母的抗擊打能力水平幾何呢?最有可比性的是它的2艘同級艦「約克城」號和「企業」號。前面我們已講過日本人擊沉「約克城」號可以說是費勁了力氣,在中途島之戰的最後階段才靠著潛艇伊-168號的偷襲以及驅逐艦「哈曼」號的近距離殉爆取得了該場戰役中的唯一一個大型戰果。而「企業」號航母則更是一個傳奇,它在1942年8月的所羅門以東海戰中被命中3顆炸彈4顆近失彈,10月的聖克魯斯海戰中被命中6顆炸彈1顆近失彈,這些打擊都沒有對「企業」號造成致命傷害。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2年8月24日所羅門以東海戰中,一顆日軍炸彈在「企業」號航母甲板上爆炸的瞬間,這是該艦在這場戰役中被命中的第3顆炸彈。

此外一個對比對象是「約克城」級的後續型「埃塞克斯」級航母,該級艦噸位略大於「大黃蜂」號,在二戰期間建造了17艘,沒有一艘在戰爭中沉沒。其中「富蘭克林」號在1945年3月被日軍2顆炸彈命中,引燃了艦上滿載燃油和彈藥的數十架戰機,產生了恐怖的連鎖爆炸,全艦724人陣亡265人受傷,但最終該艦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另一艘「邦克山」號航母於1945年5月在沖繩近海遭到2架日軍特攻機撞擊後引起大火,全艦陣亡289人受傷246人,但因為損管得力也沒有沉沒。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5年3月19日遭到日軍攻擊後的「富蘭克林」號航母,引發的連鎖爆炸將整艘軍艦淹沒在濃煙和火海當中,但該艦最後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圖中「富蘭克林」號旁邊是一艘抵近救援的美軍輕巡洋艦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5年5月在沖繩近海遭到2架特攻機撞擊後起火燃燒的美軍「邦克山」號航母,該艦陣亡、失蹤289人,受傷246人,但因為損管得力最終沒有沉沒。

另外熟悉海戰的軍迷基本上都聽過一句話:要擊沉一艘軍艦,從艦體下部進水遠比從艦體上部進空氣有效得多。這句話被一些人簡單地理解為軍艦在戰場上更怕魚雷,而不那麼懼怕炸彈或炮彈。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至少對於主力航母這麼巨大的軍艦而言,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縱觀二戰期間所有被擊沉的主力航母數據,造成它們沉沒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其實不是從下部進水,而是對軍艦的失控,尤其是艦上不可控制的大火——美日雙方很多受傷後的主力航母,都是因為無法撲滅蔓延全艦的火災而被迫棄艦,然後再由同伴補刀讓其從下部進水導致沉沒。因此對於一艘大型航空母艦的抗擊打能力而言,挨多少枚魚雷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並不是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中被重創的日軍航母「飛龍」號,已經奄奄一息,不久後棄艦被隨行驅逐艦擊沉。中途島海戰中沉沒的4艘日本主力航母都是屬於炸彈引發的損壞,然後大火蔓延導致對全艦的失控,最後不得不放棄。美軍的「列剋星敦」號和「大黃蜂」號也是屬於這種情況。

美軍航母的質量水平和艦員的損管能力在二戰當中都是一流的存在,雖然我們無法將「大黃蜂」號所承受的打擊完全對等地移植到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上,然後再以後者沉不沉來對比兩者的抗擊打能力,但我們還是要客觀地說——既然是後續型號,在結構優化和噸位增大的情況下,至少軍艦的總體防護水平是有所提高的。「大黃蜂」號的抗打擊水平和同型艦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而與後續型「埃塞克斯」級航母相比,則還是要略遜一籌。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遭受恐怖的重創後拒絕沉沒的「富蘭克林」號,證明「埃塞克斯」級航母在抗擊打能力方面相當強悍。

「大黃蜂」號航母的整體表現足以贏得所有人的尊敬,它確實是美軍在二戰中表現最好的航母之一,也是難以被擊沉的航母之一,在遭受到一系列沉重的打擊後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沉入海底。不過綜合評價,「大黃蜂」號並不算是二戰期間最抗打的美軍航母,這一桂冠應該頒給「埃塞克斯」級航母,因為在客觀條件等同的理想情況下,沒有被擊沉的航母才是最抗打的航母。

最抗打的二戰美國航母,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都不沉

1941年剛剛服役的「大黃蜂」號航母,雖然結局悲壯,但其短暫的一生充滿了榮耀與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