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媽媽的情緒掌控,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媽媽的情緒掌控,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會超越媽媽對孩子的愛,經歷十月懷胎甚至那是父親所沒有的真正情感的牽連,但是否能夠做到真的對孩子好,卻是未知之數。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實是三個字,「好媽媽」

這個好字的定義區分以及分類,卻沒有真正教科書般的答案,因為孩子性情的不同,也無法做到統一規定,和標準。一個生性文靜的孩子,非要逼著對方去學跆拳道,說那是強身健體有益身心的自我挑戰。一個酷愛藝術的孩子,非要逼其學會計,每天悶在屋裡對著無聊枯燥的數字不眨眼,說那是未來就業的熱門首選。看似為孩子好的背後,多了一個自己以為的前提,那是媽媽以為的好,未必孩子真的有這般感受。

今天回家剛剛進電梯就看到一個大約五歲不到的小男孩,手裡提著一堆的零食玩具身邊卻沒有父母陪伴,詢問下,小男孩哭喪著臉說媽媽還在地下車庫裡,於是我按下了-2層的鍵,去陪他找媽媽,然而電梯開動期間,男孩情緒不穩定的對著電梯門又踢又踹,嘴裡還嘟嘟囔囔很是不開心,我想是他無心讓電梯自動關閉了門,於是覺得是電梯害自己與媽媽失散,當我告訴他不能這麼做,不僅不禮貌,而且容易出危險,一旦下墜有生命危險,結果男孩差異的看著我,然後連連點頭,期初的小痞子形象瞬間不見。

出了電梯,結果他飛奔向媽媽,結果見女人大包小包拎著滿臉焦慮,也在找兒子,身邊還跟著個大女兒,結果見到兒子飛奔過去,沒有問原由,也沒有溫柔的安慰問怕不怕,更不是對送孩子的人表示感激,而是一股腦開始狂轟亂炸咒罵孩子「小缺德兒,你又亂跑,怎麼沒死呢你」很多言語間透露著露骨不雅的字眼,沒完沒了的在數落自己的兒子……

這樣的孩子待長大後又怎麼會懂得與心愛的人相處之道,愛的表達對於他來說一定比同齡人要困難。耳濡目染下,有的只有憤怒,叫囂和種種難聽不堪入耳的咒罵,一個孩子的未來,完全要看媽媽這個原版是這樣的層次而定。

人隨著年紀增加閱歷增長,能看穿識破一些事情並不稀奇,尤其是面對天真孩子的內心,一些幼稚的小聰明很容易就被看穿,但媽媽識別能力下尖銳的表達,就會成為刺痛孩子內心的一根刺,反覆強化下,不僅改變不了孩子原有的問題,還會疊加對他的心理傷害。

尤其對於那些當中不給孩子台階下,諷刺挖苦甚至像今天媽媽一般,最終讓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扭曲的心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即便身為母親的人依然有無數的不足之處,而身為孩子的母親,一個真正的好媽媽,合格的媽媽,需要的是因材施教,去了解孩子的幼稚,掌握孩子的不足,以及挖掘孩子潛能,而不是碎碎念又或者瘋狂的吼叫,更不要整天拿他和隔壁的小明去比較。

孩子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一個健康正面的內心成長的氛圍。一個不穩定甚至盲目強勢的母親,往往整個家庭都會跟著雞飛狗跳,最近熱播的《都挺好的》中的蘇母就是典型的例子,最終每個孩子甚至丈夫都深受其害心態不夠健全和正常。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其實班主任還是母親自己,孩子最信任,也最容易依賴媽媽去生活,別人無可取代這個位置。所以一個懂得駕馭情緒,又知道靜觀其變的女人,就是給了孩子莫大的財富和關愛。

一個強勢媽媽教育出的孩子很難自信,大多出現兩極分化,不是唯唯諾諾如蘇父一般,就是如女兒蘇明玉一樣爆發後的極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會在母親強勢情緒狀態下被一點點的削弱,逐漸失去生存的本能和光彩。懂得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不是唯唯諾諾,而是剛柔並濟懂得適度調整自己的進退轉換。

一個懂得示弱以柔克剛的媽媽,教育出孩子的內心必然自信而堅強。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實現對孩子的托舉,處處占孩子上風的母親,孩子只有站下風,從開始的抵觸,直到最後將甘願站下風形成慣性的心態,沒有一點競爭性和進取心,也沒有一點動力和反叛的你願,成為逆來順受的窩囊廢。而極端的會追求叛逆性、破壞性來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長,因為他不希望再被受到控制和不屑的對待。

古代對一個好媽媽的形容多是慈眉善目,溫柔善良,那是一種凡事積極樂觀又慈祥溫和的情緒狀態。教會孩子善良之餘,更會教育孩子鑒別美醜忠奸的技能,因為善良需要有鋒芒,更需要在助人之前確保自己的安全為前提保障。太多新聞驗證了,善良援手、幫人於危難,然後就永遠掉入了黑暗,甚至失去生命的案例,所以防範於未然是必須要給孩子上的一課。

善良不能盲目,不然純就變成了蠢,很可能葬送自己的一生。而過度心機,嚴重黑化,也容易扭曲孩子的心態,如何將其正面傳遞,則成為了一個好媽媽的區分和該做的榜樣。所以說起教育,不僅僅是生了他,給他溫飽,給他最奢華的物質需求就是好,真正的好是內心的陪伴與塑造,因為那才是一生的財富和資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沐雨有約 的精彩文章:

一個令人擔憂的隱患問題,很多家庭存在隱患,需要警醒!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從這4件事做起

TAG:沐雨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