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文天祥被抓,曾向忽必烈提出一個投降條件,為何最後還是被殺了?

文天祥被抓,曾向忽必烈提出一個投降條件,為何最後還是被殺了?

歷史上,有著很多的民族英雄,他們在那個動蕩的時代,用自己的言行來保衛家國,而這樣做的代價很多時候就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儘管如此,那些英雄人物依舊先赴後繼沒有停止過,這就是他們的偉大之處。在宋朝就出現過不少這樣的人,比如說岳飛,他帶著軍隊抗擊金人,抵禦外族的入侵,可惜最後被皇帝所拋棄,只能含恨而死。還有一位也會死我們所熟知的人物,那就是文天祥。

說到他,很多人就想到了《正氣歌》或者那兩句名垂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說千百年來,感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激勵著他們奮勇向前,直面困難。而文天祥可以說是一介書生,在政治上他依舊秉持著知識分子那份傳統的理想抱負,就是所謂的「治國、平天下」,可以說這五個觀念已經不僅僅是古代知識分子的一種終極理想,已經融入到尋常百姓的觀念里,小到自身與家庭,大到國家與天下,在不同的領域範圍內踐行著這句話。

在年輕的時候,他剛好處在南宋朝廷的動蕩之中,面對著周邊的幾個強大王朝,這個中原的王朝卻有些看不過眼了,長久的積弱使得實力無法和遼國、金國以及蒙古相比,處境一直很危險。但是幸虧蒙古和金國有著血海深仇,已經累積數代,這次終於出現了帶領他們走向強大的成吉思汗,於是開啟了數十年的討伐金國的戰爭,而南宋則是在一邊瑟瑟發抖。可是最後,金國還是被滅,元朝徹底的統治了中原大地,南宋再一次面臨滅亡的危機。

這時的文天祥還是一腔熱血,想著發揮自己的力量挽救朝廷,但是朝廷的積弱是百餘年來逐漸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況且此時的朝廷已經是到了一個病入膏肓的狀態,已經腐敗到了內臟,所以他的存在就是被其他人看不上,最後只能被排擠出朝廷。這讓他很苦惱,索性直接扔掉筆杆子,直接揮大刀和蒙古人打仗去,可是,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最後連自己也被抓承諾為給俘虜。

但是忽必烈卻是知道他的大名,知道他的才能和能力,科技委讚賞 ,想要招降他,為此一直拖延了四年。在這段時間裡,對方一直想著辦法招降他,但是一直被在最後一次的時候,他平靜的表示,自己的選擇別人無法干涉,但是可以放了自己,自己去做四處遊歷的倒是,將來有機會或許會幫助元朝排憂解難。對此忽必烈也是陷入猶豫的狀態,這是南宋投降的臣子可就不幹了,作為鐵杆的漢奸,留夢炎便是如果你不殺文天祥,那麼自己這些人又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境地呢?正是這樣,使得忽必烈最後徹底死心將其處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唐僧取經路上一心向佛,在女兒國有沒有破戒?一個小動作暴露了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背後,有著哪些關於婚喪的文化?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