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劉邦稱帝,老父親處境尷尬,於是設立一個位置,後世皇帝紛紛效仿

劉邦稱帝,老父親處境尷尬,於是設立一個位置,後世皇帝紛紛效仿

劉邦本是沛縣的一個泗水亭長,早年不學無術,喜好結交朋友。他的父親劉太公見他沒有賴以生存的本事,又不從事生產活動,時常教育劉邦,然而劉邦依然我行我素,最終劉太公也對他無可奈爾。

秦朝末年,四處動亂,劉邦也跟隨潮流揭竿而起,在朋友的推舉下,成為了一支起義軍的首領,並先於項羽攻入咸陽,結束了秦朝的統治。後來他暗度陳倉,佔領關中地區,與項羽形成楚漢相爭之勢。

在一次戰鬥中,劉太公被項羽俘虜。項羽把劉太公綁在砧板上,要求劉邦投降,不然就把劉太公給煮了。劉邦卻說,他與項羽情同兄弟,他的父親也是項羽的父親,項羽忍心煮自己的父親嗎?如果真項羽的煮了,劉邦請求可以分他一杯羹。最後項羽無可奈何,只能把劉太公給放了。

從這些事情看起來,劉邦好像並不喜歡自己的父親,甚至還能說出,「分一杯羹」這樣的說法。然而事實上,劉邦卻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在他當皇帝之後,每5天都要去拜見劉太公,並且行使的也是兒子對待父親的禮節。有一次,劉太公的管家對劉太公說,劉太公雖然是皇帝的父親,但是也是皇帝的臣子,怎麼能讓皇帝來拜見臣子呢?

於是在下一次劉邦來拜見他時,劉太公竟然主動向劉邦行禮,這不就尷尬了嗎?因為劉太公不向皇帝行禮,就是不忠;而劉邦如果接受劉太公的行禮,那就是不孝,所以劉太公的處境十分尷尬。

於是劉邦想了一個辦法,設立了一個凌駕於皇帝之上的職位,那就是太上皇。雖然劉太公的太上皇沒有攝政之權,但是他的地位是在劉邦的皇帝之上的,這樣就免掉了劉太公對自己的行禮,而自己還是得向劉太公行禮。劉太公也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後來許多皇帝都有設置太上皇,來緩解禮節上的尷尬,或者達成掌握實權的目的。比如李世民尊李淵為太上皇,朱祁鈺尊朱祁鎮為太上皇等等。但是雖然太上皇這個位置,好像位置很高,但是沒什麼實權,只能夠在宮中歇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扒婆歷史 的精彩文章:

桓溫究竟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是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
樊噲闖入鴻門宴,在危難關頭救下劉邦,為何劉邦臨死前還要殺他?

TAG:星扒婆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