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日軍為何要在鼻子下面留一撮鬍子?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二戰時,日軍為何要在鼻子下面留一撮鬍子?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二戰時,日軍為何要在鼻子下面留一撮鬍子?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無論是在抗日神劇當中,還是在關於二戰的照片當中,我們都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日軍的造型十分有特色,幾乎人人都會在鼻子下面留一小撮整整齊齊的鬍子。很多人猜測是為了趕時髦,但是看起來並不好看,因此讓人非常疑惑。

在鼻子下面留一小撮鬍子的做法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發明的。最初起源於德國,大概是在上世紀初開始流行開來的,叫做衛生胡,又因為長得有些像是小刷子,因此有叫做「板刷胡」。

相信上學時學歷史的時候都會發現,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會留著嘗嘗的鬍子。並且西方人的鬍子要比中國人要濃密茂盛。因此很多名人的畫像都是鬍子拉碴的。雖然鬍子茂盛了無論是洗臉還是吃飯都非常不方便,但是成年男人要是沒有鬍子又會感覺很怪,沒有男子氣概。

因此在上世紀初的時候,就有個德國人發明了這種鬍子。這種鬍子感覺又整齊又乾淨,清洗和打理起來都非常方便,因此就流行了開來。後來命人卓別林都留了這種鬍子。衛生胡真正流行開來是在希特勒崛起之後。

因為希特勒也留著這種胡型。從此之後,這種鬍子就在德國境內大範圍流行了起來,成為了一種時髦。我們都知道當時日本在當時與德國有合作關係,因此日本也開始流行這種鬍子。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和日本的成年男性幾乎人人都留著這種鬍子。

直到二戰結束之後,人們才停止了這種行為,這陣時髦之風才終於過去。其實德國和日本人之所以要留這種鬍子,並不僅僅是因為時髦方便,更大的原因是為了向「偉人」致敬,源於對名人對崇拜。

其實留衛生胡的這種行為,就像現在的女孩子喜歡買明星同款的衣服和包包的心理一樣,但是這種行為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名人的品味不一定是最好的,為什麼一定要跟風呢。對於此事,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了舉辦登基典禮,溥儀拿出珍藏多年龍袍,卻被日本人當場潑冷水
皇上準備除掉奸臣,奸臣對家人說:快彈劾我造反,我就能活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