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職場有學問:職員要不要跟老闆談公正?

職場有學問:職員要不要跟老闆談公正?

職員要不要跟老闆談公正?

身在職場,不要苛求領導能多麼公正。道理很簡單,無論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企業管理如何扁平化,企業永遠是個金字塔;既然是個金字塔,就必然會有上下之分;既然有上下之分,就必然會有不平等的現象存在;企業作為一台利潤壓榨機,與追求「公平」相比,它更喜歡「效率」;在一個公司內部,如果沒有適當的等級制度和淘汰制度,它就會因為自己的「仁義」而失去競爭力,就會在競爭中遭到淘汰。因此,在現實生活之中,永遠不會出現你在書本上看到的那種「公平」。

蔡明剛進公司做企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鄭立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想那鄭立天天坐在公司里,從沒聽她用手機聯繫工作,憑什麼就能報通訊費?不行,她也要向老闆爭取!於是蔡明借彙報工作之機向老闆提出申請,老闆聽了很驚訝,說後勤人員不是都沒有通訊費嗎?「可是鄭立就有呀!她的費用實報實銷,據說還不低呢。」老闆聽了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上司不回復也就算了,而且蔡明每月才一百多塊錢的話費,爭來爭去也沒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鄭立較上勁了,見老闆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於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鄭立的手機費是怎麼回事?那是老闆小秘的電話,只不過借了一下鄭立的名字,免得當半個家的老闆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闆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蔡明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怪不得老闆見了自己總皺眉頭!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看鄭立的時候也不眼紅了。

對於職場上種種不公平現象,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必須接受這種現實,而且最好是主動地去適應這種現實。追求公平是人類的一種理想。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追求真理」的正義使者也容易討人嫌,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像,不一定能成為申訴的證據或理由,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運作文化,慢慢熟悉老闆的行事風格,也就能夠見慣不怪了。

顯規則告訴我們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做事,潛規則卻說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闆更有特權。公平,實際上只是領導者自由掌控的彈簧。

有位工程技術人員被領導以「莫須有」的名義暗地裡下崗;於是他找該領導問情況,誰知該領導說他是「地痞流氓」;結果在拉扯中他打了這位領導的一耳光。後來公安局、派出所、紀委、保衛科等全體出動,把這位工程技術人員控制起來;而把那位領導送到高幹病房進行特護。當然最後是這位工程技術人員支付了巨額賠償,全公司通報批評;扣發全年獎金,工資下調一級;而且三個月只發生活費。這麼大的教訓,使這位工程技術人員再也不敢在企業有過激行為;後下調了他的工作到基層班組。結果在維護一次企業財產被盜的過程中,他竟然打不還手;最後被打成重傷。可是這次竟然組織上沒有人管了,只有自己找醫院治療;而對打人者同樣沒有掌控,因為他也是本企業的員工;而且是與本單位領導關係很好的員工,當時是想把公家的財產拿回家去裝修自己的房子;於是領導發話了,「這是單位職工之間鬧矛盾,不是什麼大事」。結果打人者僅賠償了幾百元錢作為補償就完了,領導反而到處說這位工程技術人員「不會做人,自己激化矛盾,所以自己也要承擔責任」。

公平,這是一個很讓我們受傷的詞語,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在受著不公平的待遇。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百的公平,你越想尋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會越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公平。

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一個「公平理論」,認為職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受自己所得的絕對報酬的影響,而且還受相對報酬的影響,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與所得報酬同他人相比較,如果覺得不合理,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導致心理不平衡。

還沒有進入職場之前,還在校園裡做夢的時候,我們以為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嗎?我們可以大膽地駁斥學校裡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如果老師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們可以直接提出來,根本不用害怕什麼。在別人眼裡,你是「有個性」和「有氣魄」的人。但是,進入職場之後,「人人平等」變成了下級和上級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論自由」變成了儘可能地服從。如果你動不動就對公司的制度提出質疑,或者動不動就和老闆理論,到頭來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佰家慧 的精彩文章:

怎樣成為領導離不開的人?記住這些,一生受益
「飯局」有講究:如何喝好「開頭兩杯酒」?

TAG:佰家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