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上一篇分析了明朝一方的作戰心理和戰備情況。

本雅失里和阿魯台知道明軍即將出塞的消息之後,知道對方兵力強盛,並沒有嘗試與明軍來個硬碰硬,而是充分利用自己騎兵為主、遊走不定的優勢,誘使明軍深入。

故此丘福從北京出發,出開平之後,一路竟然沒有遇上過敵兵。丘福本來還對敵人心有戒備,但是兵行數千里,一路向北挺進,一月之間,眼看就快到了臚朐河畔,蒙古軍馬連個影子都沒有,他的警惕性也變得越來越低。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臚朐河

一日,前鋒搜索部隊的千餘人在臚朐河南岸發現了一支小股蒙古騎兵。明軍將領看到對方人數不多,於是下令攻擊。這隊蒙軍經過一番似模似樣的抵抗之後,悉數投降。經過一番審訊之後,其中一名蒙軍將領供認自己是本雅失里任命的六部尚書之一。很快,這名俘虜被帶到了丘福的中軍帳中,由丘福親自問話。這位俘虜很快就向丘福交代說,本雅失里在被瓦剌擊敗之後,人心離散,軍無鬥志。聽說將軍大兵奄至,舉國上下驚慌不已,現在已經無心抵抗。剩下的一些人馬都已渡過臚朐河,撤往北岸,離此地大約還有30里遠。這些顯然是為了迷惑明軍而早就安排好的口供,但是丘福卻信以為真,要求前鋒部隊立刻渡過臚朐河,準備追擊。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當時眾將都看出來事有蹊蹺,紛紛出來勸阻。大家的理由也都很充分,畢竟此時大軍主力還在向這裡行軍的路上,如果此時只以前鋒部隊貿然渡河,就會有被對方包抄的危險。可是丘福心中所想的卻是當年藍玉捕魚兒海一役,盡俘北元汗庭數千人,也是像今天這樣千里索敵,不見蹤跡,最終堅持追擊,才將敵人一舉成擒。

按說丘福本來並不是如此自滿的人,但是這會兒貪功心切,眼看自己就有可能追踵藍玉,給蒙人以毀滅性的打擊,一代名將的頭銜似乎正在唾手可得之處,他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平常心。丘福力排眾議,堅決要求追擊,並且以這些俘虜為嚮導,率輕騎千餘人準備對本雅失里發起突襲。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本雅失里

果不其然,在嚮導的帶領之下,追擊部隊發現了蒙軍所在,但是對方無意與明軍交手,只是一味後撤。丘福在興奮之下,要求明軍不眠不休,死追到底。就這樣在你追我趕之中,又過了兩天。眾將紛紛向丘福進言,其中李遠認為蒙人故意示弱,一定有他們的陰謀在內,我軍不可再深入下去,否則首尾難以相顧;更何況對方已經明確了我軍的位置,無法達到奇襲的目的,不如重整陣型,鞏固陣地,白天擂鼓吶喊,晚間多點火炬,但堅守不出,讓對方無法判斷我軍的動向,只要再等兩天左右,主力部隊就可以跟上,到時再行決戰不遲,這樣即使不勝,至少可以保證不敗。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王聰對李遠的意見也頗為贊同,無奈丘福早已被想像中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堅持認為蒙軍在大敗之餘,兵力不足,所以才一再退卻,況且我軍身後還有主力部隊,就算前面真有埋伏,只要堅守至後援到來,就可以將對方一網打盡,於是不肯再聽勸告,反而下令要副將軍火真為使者,佯裝與蒙人議和,趁機率騎兵直撲對方大營,希望一舉俘虜本雅失里。

火真對此十分猶豫,認為丘福的判斷過於樂觀了,結果卻被丘福要求「違令者斬!」當繼續追擊的命令傳下之後,下面的士兵們聞訊大哭,可是眾將沒有人再敢向丘福進言了。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此時情況已經無可挽回。就在當天夜裡,數以萬計的蒙軍突然從四面八方出現,等丘福反應過來,發現己方已經是深陷重圍之中了。明軍的戰鬥力本來並不遜色於蒙古騎兵,但是他們日夜兼程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早就困頓不堪,蒙軍卻是以逸待勞,士氣正盛。

與其說這是一場戰鬥的話,倒不如說是蒙軍單方面的屠殺,明軍幾乎沒有絲毫的抵抗能力。丘福見勢不好,只得強行突圍,命副將軍武城侯王聰與安平侯李遠率數百人突圍,結果兩人當場戰死,丘福、火真、王忠等將領也被蒙人捉住後殺死。

永樂初征蒙古:耀武揚威的十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全軍覆沒

明軍主將一死,雖然主力部隊沒有損傷,士氣卻大受打擊,在蒙軍追擊之下,只得作鳥獸散。當初出塞時節耀武揚威的10萬大軍,竟在一月之間落得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下一篇談明朝邊防壓力的加大與首次親征的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以朱棣的格局和眼光來講,無愧於後世對他「永樂大帝」的稱呼
朱棣對蒙古的綏撫和平衡政策在本雅失里上台後面臨失效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