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月笙被盛情邀請,為何他依然不願意去台灣,而是去了香港

杜月笙被盛情邀請,為何他依然不願意去台灣,而是去了香港

1949年解放前夕,敗北的蔣中正在去台灣前,召見了杜月笙,再三邀請他去台灣。可是卻遭到杜月笙的婉言謝絕,那麼他為何不願意去台灣呢?

(杜月笙劇照)

說起來,杜月笙和蔣中正的交情要追溯到1922年。

當時的杜月笙,已經是黃金榮的得力膀臂,在青幫中也頗有威望。

而蔣中正是個有志青年。他在加入同盟會後,為了籌資,在上海辦了個證券交易所。結果,由於上海金融千變萬化,沒有經驗的蔣中正,很快就虧了個底朝天。不光賠了本,還欠了不少外債,成天被人追債,非常狼狽。

無奈之下,蔣中正走了上海商會會長虞洽卿的門子,正兒八經地寫了拜貼,拜到當時勢力如日中天的黃金榮的門下,做了他的徒弟。

黃金榮看蔣中正生得儀錶不凡,認定他是個大有前程的人。再加上也要給虞洽卿幾分面子,所以他便擺了酒宴,把那些債主請來,表示蔣中正是他徒弟,誰要是要債就找他黃金榮。那些人哪裡敢惹黃金榮,所以這事也就一筆勾銷了。

也就在那個時候,作為黃金榮身邊最得力的心腹,杜月笙認識了蔣中正。

黃金榮好事做到底,幫蔣中正消災後,又送了200塊大洋給蔣中正做盤纏,讓他奔美好前程去了。

斗轉星移,杜月笙靠著過人的能力和威望,漸漸超越了黃金榮的勢力和影響,成為上海青幫名符其實的大佬。

1927年,寧漢分裂後,杜月笙為了支持蔣中正,聯合黃金榮和張嘯林,組建了黑幫性質的中華共進會,不光阻撓工人復工,還非法逮捕我党進步人士及工人,並誘殺了在工人中威望極高的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最終導致革命受挫。

(黃金榮劇照)

有功的杜月笙,因此得到了國民政府的器重和信任,並被委任北伐軍總司令少將參議。從此,杜月笙和蔣中正往來更為密切。

為了洗白身份,有了國民黨官銜的杜月笙,又有計劃地開辦銀行、實業等生意,並積極投身地方公益事業。

1931年,國家動蕩又逢天災人禍,國民政府受到了百姓詬病。

為了支持蔣中正和國民政府,杜月笙成立了水災急賑會。在他的努力下,通過社會各界,竟籌得261萬元款項,其中他自己捐資50多萬,可謂幫助政府解了燃眉之急。

對於杜月笙的良苦用心,蔣中正感動萬分,於是親筆題寫了「樂善好施」的贈詞。

由此,人人都知道杜月笙和蔣中正關係深厚。他的地位和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不久,便在眾人的推舉下,擔任了上海地方協會會長、中國紅十字副會長等職務。

對於國民政府推行的全民活動,杜月笙亦是舉雙手贊成和響應。比如當時國民政府看到鴉片猖獗,於是發起禁鴉片運動,杜月笙本來也有鴉片癮,但他積極響應號召,硬是戒掉了吸食多年的鴉片。

1936年12月,蔣中正在西安遭到張學良的強行扣押。杜月笙聽說後,焦急萬分,他又是個視兄弟如手足的人。所以他聯絡上海各界有影響力的人,以上海地方協會的名義,聯名致電張學良。希望他能以國家大局為重,放蔣中正回南京。甚至表示如有顧慮,他願意親赴西安做人質。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中正回到南京。杜月笙又第一時間趕到南京,探望蔣中正。

杜月笙的深情厚意,讓蔣中正再次感動。臨走時,執意和他合影留念。

1937年滬淞會戰,杜月笙為了抗日,不光動員青幫弟子積極投身抗日,還組織後援會,為前線物資做出了保障。

除此外,杜月笙還與戴笠合作,為軍統搜集情報和人才,並參與了多起刺殺漢奸的行動。

上海淪陷後,不少有名望有影響力的人,在日本人的誘哄下,出任偽職,供他們驅使。但日本人數次登門邀請杜月笙任職上海市長一職,都遭到他的婉言謝絕。為了避禍,杜月笙帶著家人轉移到了香港。

就算到了香港,杜月笙依然以紅十字副會長的身份,四處募捐籌款,積極支援抗戰。

(戴笠劇照)

1945年,抗戰勝利,自覺為抗戰出錢出力的杜月笙,一心想擔任上海市市長一職,於是他借戴笠之口,把這個意思傳達給了蔣中正。

杜月笙回上海前夕,聽聞國民政府大張旗鼓地為他準備了歡迎儀式,心情無比高興。然而就在他抵達上海之際,卻有隨從打探到,上海市市長和副市長的職位已另有其人,更糟糕的是,原定的歡迎儀式,被各種「打倒流氓頭子杜月笙」「堅決嚴懲黑勢力頭子杜月笙」等標語取代。

原來,蔣中正不願意杜月笙勢力做大,因此針對杜月笙,刻意打壓。

1946年,蔣中正表態,上海市參議會議員由民眾投票選舉。

杜月笙強打起精神,不惜出錢出力,動用種種關係,又讓徒弟們四處活動,準備競選參議會議長一職,並想藉此機會東山再起。

在拉選票的過程中,蔣中正公開放話,絕不支持杜月笙。

在杜月笙得到最高票數後,蔣中正卻已經內定了議長名單。

杜月笙明知鬥不過政府,只得發了個公開聲明,以「身體羸弱,不堪擔當重任」為由,推託了議長一職,好歹算是揀回了點面子。

那些軍政要人,見杜月笙已不再是蔣中正身邊的紅人,大家也對他冷落起來,離了軍政界的支持,昔日風光的杜月笙,也就不復存在了。

對於蔣中正的所作所為,杜月笙既不滿又寒心,他曾憤然說:「蔣中正拿我當夜壺,用完就丟床下了。」

1949年,內戰進入尾聲,國軍敗局已定。蔣中正得到情報說,我軍派人找過杜月笙,表示以前的事情一筆勾銷,希望他能留在上海。於是蔣中正召見了杜月笙,並極力邀請他攜家眷同往台灣,共圖大業。

但杜月笙卻以哮喘發作,不適宜台灣潮濕天氣為由婉拒了蔣中正。

蔣中正當然不希望杜月笙最後會站到我軍這邊,所以旁敲側擊,想逼杜月笙去台灣。

杜月笙其實早就想好了退路,他也知道在幫助蔣中正的時候,做過不少惡,擔心會遭到清算。但蔣中正對他的所作所為,也讓他看透了蔣中正的絕情,所以他最終選擇了去香港。

(參考史料:《杜月笙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金國打下北宋大片地盤後,為何不直接管理,而要設置傀儡政權
本來諸侯們各安本分,為何鄭國首先跳出來,挑戰周天子權威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