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往生極樂 有條件等於沒條件

往生極樂 有條件等於沒條件

今天我要跟大家研討的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

請大家先翻開《凈土宗教章》第57頁──往生極樂的條件。我來念一遍:

往生極樂的條件

彌陀凈土再怎麼「極樂」、「安樂」,如果不能令我們往生,等於畫餅充饑,毫無意義。

往生極樂的條件,依據第十八願所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三十六個字之中,「至心」、「信樂」、「欲生」、「念佛」是往生極樂凈土的要素、條件,具備這四項條件,就能夠往生。

然而這四項條件,有學者解釋得很繁瑣、很駁雜,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領。其實它的道理很簡單,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彌陀救度」(信樂),真正地「願生彌陀凈土」(欲生),真正地「專稱彌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簡單明了,又易解易行。

極樂凈土既然那麼美好,誰不嚮往,誰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所以,前提是信。「至心」的「信」,自然就有「樂」,並且至心「欲生」,此後只要專一「念佛」便可。這便是「信、願、行」的內容,資糧雖有三個,但最後歸結在「行」,就如善導大師所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又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淺而言之,這麼殊勝美好的凈土,令人喜樂願生。「至心信樂」是真正相信,而生歡喜。「欲生我國」是願生彌陀凈土,一旦往生,必至滅度,證入涅盤。「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必另夾余法,簡單容易,故念佛往生的凈土法門,由古至今被廣贊為「易行道」。

有信就有樂,有樂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發點在於信。

只要「信樂」、「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彌陀大悲,一點都不為難任何眾生。往生彌陀凈土的條件,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有條件等於沒條件;美好的極樂世界,白白地送給任何眾生,由此可知,彌陀的救度是「主動、平等、無條件」,是至極的慈悲。

往生極樂的條件,再約而言之,只有二項,一是「欲生」,願生極樂;二是「念佛」,平生之機上盡一形的念佛,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五聲、一聲、一念的念佛,亦得往生。

「欲生」與「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彌陀救度,信受極樂殊勝,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則「念佛」根本不是問題,只要開口念佛,有誰不能?若是啞巴,或是病人,也可心中念佛。念佛不是問題,則往生也就不是問題;既然不是問題,即是簡單、容易、淺顯,不繁瑣、不困難、不深奧,不論何人都能做到,都能達成,都能無礙往生。

至於犯「五逆誹謗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會不能往生。

因為使逆者不逆,謗者不謗,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彌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觀經》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臨終至心念佛,當下眾罪消滅,往生極樂凈土。可見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彌陀凈土。誹謗正法者,也是如此。

這麼說是有事理根據的,比如諸經中釋尊降伏外道的事迹,比比皆是。外道因所見不同,多有謗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之後,亦能入聖得果。何況五逆即含謗法,若不謗法,何來「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謗法,除非至死不悔,否則回心皆往,不會因為一經犯逆犯謗,就永被捨棄,不蒙救度。故《莊嚴經》言「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善導大師《法事贊》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第十八願成就文說:「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往生」多麼容易,「住不退轉」多麼容易。「容易」是凈土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的真義所在,這是彌陀威神功德的最高表現,致使十方諸佛皆共讚歎。

如《大經》下卷言: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

「威神功德」即是彌陀救度眾生的力量,力量廣大,致使十方世界任何眾生往生容易,證果容易。如此容易,諸佛怎能不讚歎、不勸往?然而眾生仍然不信,可見罪業之深,業障之重。

有學者弘揚凈土法門,往往將易行道與難行道混為一談,把往生的條件講得很高、很難,使念佛人望洋興嘆,半途而退;不免上違彌陀發願的本懷,下誤眾生得救的機緣。其實,能使無力之人往生、絕望之人獲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機,只靠念佛,亦能遠離輪轉之域,還歸涅盤之鄉,才是彌陀佛為眾生髮願的本懷,也是易行道的真正精神所在。

作者:慧凈法師

錄讀:佛覺居士

選自:《凈土法門的核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句阿彌陀 16 凈土妙偈
一句阿彌陀 09 凈土妙偈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