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太監為何始終沒能像明朝那樣專權?說:都因為這三個人

清朝太監為何始終沒能像明朝那樣專權?說:都因為這三個人

太監是中國封建社會一個特有的現象,古代的那些帝王們,既要有男性勞動力舒服地伺候著,也要防止他們成為「隔壁老王」,因此就衍生出了太監這樣的一個制度。時代的不同,太監的稱呼也不同,有閹人、寺人、宦官等各種稱謂。

但自從太監這一制度誕生以來,歷朝歷代,如何防範太監專權成為了皇帝的心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例子,比如秦朝時期的趙高,聯合李斯擁立胡亥為帝,後又指鹿為馬,苛刻的秦朝律法,加上朝政混亂,終於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

漢朝時期也是如此,東漢末年的十常侍之亂,由此揭開了三國的序幕。當時的漢桓帝、漢靈帝,基本上被那些太監們所左右,言聽計從,搞得朝政烏煙瘴氣。輝煌的唐朝,到了中後期,也是宦官當道,唐朝的太監,在權力頂峰時期,敢於直接弒殺皇帝,膽子確實比較肥。

凡此種種,一直到明朝時期,太監亂政的現象依然屢禁不止,諸如王振、汪直、魏忠賢等,都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太監,其中魏忠賢號稱「九千歲」,已經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了。

然而到了清朝,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太監亂政的現象突然消失不見了,即使是著名的諸如李蓮英、小德張等太監,也不夠是一個弄臣而已,絲毫翻不起大浪,這裡面清朝統治者有什麼秘訣嗎?

其實和所有封建王朝一樣,清朝皇帝上任之後,充分吸取前朝覆亡的經驗教訓,然後頒布各種詔令,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針對太監而來,口氣很嚴厲。如順治,曾在順治十年頒布諭旨說:「寺人不過四品。凡內員非奉差遣,不許擅出皇城,不許干涉外事,不許交結外官,不許假名置產。其在外官員,亦不許與內官互相交結。如有覺察糾參,審實一併正法。」

順治的這道旨意,說白了就是對於那些囂張的太監給予打壓,露頭便殺。其實除了順治之外,康熙等皇帝也多次下旨,嚴格規範太監的行為,防止他們專權亂政。當然,清朝皇帝這樣做,前朝皇帝也曾三令五申,然而只有清朝能夠讓太監遠離權力中心,還與他們敢於動真格的殺戮有關,有三個太監曾為此祭旗。

雍正時期,有一次雍正難得抽出時間看戲,一名小太監看到戲文里的官職,隨口問了一句。雍正聽了勃然大怒,說一個小小的太監,竟然敢詢問大臣的官職,立即打死。雍正之所以小題大做,無非是給其他太監們「立榜樣」,讓他們好好地夾著尾巴做人。

到了慈禧時期,她最開始寵幸的太監是安德海。安德海仗著慈禧大權在握,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因此洋洋自得。

誰知一次奉慈禧之命出宮,忘乎所以的安德海肆意高調,一下子被山東巡撫丁寶楨給抓住了尾巴,以太監不能擅自出宮為借口,直接給斬殺了,慈禧聽了也無可奈何。

而慈禧本人,也曾對身邊的太監下過狠手。比如一位叫做寇連材的太監,曾有一次上書言證,談論國事,慈禧大怒,直接給處死了。正因為三條人命擺在那兒,清朝的太監才沒有囂張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朱棣被圍困,一將軍說:我來救險,朱棣說:我靠他,可成大事
此國學者認為中國人身高兩米藍眼紅髮,可活140歲,生活在印度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