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梁庄王妃墓出土精美玉佩:除彰顯高貴身份,還與古代男權思想有關

梁庄王妃墓出土精美玉佩:除彰顯高貴身份,還與古代男權思想有關

梁庄王妃墓出土精美玉佩:除彰顯高貴身份,還與古代男權思想有關 | 文 三隻眼文齋

2004年4月,經國家文物部門批准,考古學家們開始了對湖北省鍾祥市梁庄王墓地的發掘工作。在梁庄王和繼妃魏氏的墓穴中,共出土文物5300多件,其中金器、玉器、寶石多達3400多件,光彩熠熠,奪人眼目,令在場的專家學者嘆為觀止。數量驚人的玉器大多來自新疆和田,包括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種類繁多,雕刻圓潤精美。梁庄王是明朝明仁宗朱高熾第九子,14歲時封王,正妃早逝,魏氏作為繼妃,與梁庄王合葬。

據說,梁庄王自正妃過世後,一直沒有再次納妃,直到與魏氏一見鍾情。繼妃魏氏是民女出身,明媚皓齒,聰慧而善解人意,雖然民女為妃,不符合當時的封建禮制,但當時的皇帝明宣宗同情弟弟梁庄王青年喪偶,還是同意了這樁婚事,使一段超越貧富尊卑的愛情得以修成正果。為了祝福這一段婚姻,讓其他權貴不敢私下誹謗妄議,明宣宗在弟弟梁庄王大婚之日,特地御賜「玉葉組佩」給魏氏。「玉葉組佩」一般是皇后佩戴之物,由此可見明宣宗對弟弟的恩寵。

在這次考古發掘中,這一件「玉葉組佩」也包括在梁庄王妃墓出土的玉器中。這件玉佩共有四層,所以稱為「玉葉組佩」。玉葉用黃絲線串在一起,每兩片玉葉構成一組,中間是一個玉珩,下面裝飾著代表吉祥如意的玉飾,有玉桃、玉瓜、玉魚等。整個「玉葉組佩」長59厘米,包括32片玉葉,4隻玉桃,4件玉瓜,4個石榴,兩條玉魚和兩隻瑪瑙鴛鴦,共49件玉飾,每一枚玉飾都有其象徵意義:玉葉也就是金枝玉葉,象徵富貴吉祥;玉桃象徵長壽、保平安;玉瓜象徵瓜熟蒂落,成熟豐收;玉魚象徵富貴有餘。

本來只有皇后入宮大婚時才可以佩戴的「玉葉組佩」,卻賜給了梁庄王妃魏氏魏氏這樣的一介民女,正所謂「皇恩浩蕩」。玉佩,歷來是君子之物,「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將不同的玉佩合成一串,就形成了組玉佩。組玉佩既有禮器性質,又有裝飾功能,同時還彰顯佩戴者的高貴身份。最初的組玉佩僅僅掛在頸部,後來發展到每組玉佩都是一件兩副,系在左右腰間。帝王之家的玉佩更是集美玉之大成,格外華麗精緻。

組玉佩歷史悠久,最早出現在周朝,是由多件玉璜、玉管、玉珠組合而成。組玉佩越長、越複雜、玉飾越精美,代表著佩戴者的身份越尊貴。然而,玉佩、尤其是組玉佩,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特殊稱謂,叫做「玉禁步」。起初,古代女子在裙子周邊繫上美玉,明珠、水晶,松石等,只是因為「愛美之心」,但隨著玉佩佩戴方式的演變,組玉佩發展出一種實用功能,變成了限制女性行為的一種高檔工具,組玉佩的這個功能與古人的男權思想密切相關。

中國古代對女子的儀態有著嚴格要求,尤其是大家閨秀,要做到「笑不露齒、行不露足」,在眾人眼中應該時時刻刻儀態萬千。古人認為,美麗來自於高貴,女子穿著修長拖地的襦裙,款款邁動細碎的步伐,猶如仙子凌波,又如腳踩薄冰,滿身玉佩叮咚作響。此時,任何一個女子都只能緩緩而行,不敢任隨天性疾步匆匆,走得快了,身上的玉佩的響聲就會如驟雨擊打窗欞,非常失態;走路緩慢輕巧,玉佩的響聲就會沉穩、和諧、悅耳。所以,組玉佩的佩戴起到了規範女子儀態的作用,實際上代表著「男權社會」對女子的一種無端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文齋 的精彩文章:

兩千多年前古墓,鼎彝禮器失蹤,玉器散落一地,專家:非盜墓所為
4件青瓷器出土,作用類似埃及金罐,專家:千年之靈重現

TAG:三隻眼文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