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18年,發生在美國加州的「松鼠大戰」:童子軍VS松鼠大軍

1918年,發生在美國加州的「松鼠大戰」:童子軍VS松鼠大軍

1918年的加州內戰:學童 vs松鼠 ——文/大獅

如果您玩過紅白機,您一定玩過一款經典遊戲,名叫《松鼠大戰》。而事實上,人類歷史上,的的確確發生過一場與松鼠有關的「戰爭」!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接近尾聲,但各地戰場仍處於「一片紅火」之中。美國的男丁大部分前往法國前線打仗,卻不料,加州的學童也「被迫」捲入了一場「戰爭」。只不過他們的對手不是手持刀槍的人類,而是另外一種生物——松鼠大軍!

1918年4月,加州園藝專員喬治·赫克公開呼籲,土地被嚴重破壞,農作物將受到「滅頂之災」,請學童們加入童子軍,保護國家的糧食,對抗那些可惡的松鼠吧。就這樣,加州各地迅速組成童子軍,全民出動「打地鼠」。不對,應該是「打松鼠」。

必須要說明一點,他們的對手並非我們腦海中那些長著毛茸茸的大尾巴、喜歡吃松子的萌傢伙。它們是加州特有的「地松鼠」,這是一種不同於「樹松鼠」的物種。它們的個頭不但大,而且具有嚴重破壞性,會將耕地破壞,致使農作物減產或者成片死亡。另外,地松鼠向來被認為是瘟疫之源。顯然,這是些可怕的傢伙。當時,它們每年破壞約3000萬美金的農作物,相等於現在4.8億美金左右。

為了這次「松鼠大戰」,加州政府從戰時緊急基金中撥出4萬美元,以資助滅鼠計劃。加州政府共印製了34000張海報,分發了50萬份傳單。在單張裡頭,有教導小孩如何使用殺鼠劑的方法,並指導他們在在松鼠洞穴外面噴洒殺鼠劑和製作各類工具。(比如下方這些圖片,這些就是當時印刷的宣稱海報)

那些宣傳單張也以「地松鼠」比喻德軍。在一幅名為「殺掉松鼠」的單張上,有兩隻單戴德國「普魯士釘盔」的「地松鼠」;另一幅單張,則圍繞一個條頓人「地松鼠」家庭,「地松鼠」爸爸束著上翹的鬍子,以此影射德皇威廉二世。

為鼓舞士氣,加州政府還制定獎賞制度。獵殺松鼠最多的中小學能獲得50美金,第2、3位的學校可獲得分別30和20美金。孩子們撲殺地松鼠後,要手持它們的尾巴為證。這就好比當年凱爾特人的戰鬥方式,殺掉敵人帶回頭顱就可以領取獎賞。

學童組成的童子軍雖然看上去比較滑稽,但也相當有「戰鬥力」,在為期七日的滅鼠大戰之中。加州各地的學童,共上交104509條松鼠尾巴,這個數字看上去不錯,但這僅占「松鼠大軍」總傷亡的一小部分。在滅鼠大戰結束後,孩子們撲殺松鼠的熱情並未見減弱,他們依舊成群結隊到處捕捉可惡的地松鼠。在同年稍後時間,拉森縣的一名小女孩獨自收集了3780條松鼠尾巴,成為女生組冠軍。而一名小男孩則收集到3770條,成為男生組冠軍。

不可否認,這次滅鼠大戰確實起到一定成效,當年的農作物長勢喜人。同年11月,一戰結束,士兵們紛紛回到家鄉,他們跟孩子們一起滅鼠,在未來幾年,農作物大豐收。

然而時至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地松鼠依然是最令加州農民困擾的害蟲。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小傢伙的數量越來越多,讓加州的農民伯伯十分頭疼。唉,西線豈會無戰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兩年之內搶劫超過9億,人們稱他當代俠盜:韓國傳奇大盜申昌源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