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曾試飛成功的核動力飛機,美蘇為何棄之不用?原因竟如此致命!

曾試飛成功的核動力飛機,美蘇為何棄之不用?原因竟如此致命!

如今,世界各國對於原子能的開發,早已是應用到了很多領域。無論是核電站還是核潛艇,甚至連噸位巨大的航母上面,也都有了核動力的身影。然而,讓許多人都有些不解的是,既然航母這麼大的傢伙,都能通過核動力來續航,那為什麼就沒人研製一下核動力飛機呢?

其實,有關核動力飛機的計劃,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有人提出了。而且,在5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投入研製。當時,因為正好是美蘇冷戰的初期,兩個超級大國為了在軍事上互相壓制。所以,當有人提出核動力飛機這個項目時,兩國也是為其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畢竟,從理論來說,一磅核原料裂變後產生的能量,便能驅動一架飛機繞地球飛行80圈,連續3個月不落地。所以,在這種美好的設想下,1951年,美國的核動力飛機項目便正式開始。該項目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B-36H為平台進行改裝,改裝後的飛機被命名為「NB-36H」。為了防止核輻射,美國人在核反應堆周圍安裝了大型屏蔽水箱,同時還裝上了由鉛和鋼製成的防護罩。、

可儘管如此,核輻射仍然存在,還大幅增加了飛機的重量。兩年的時間裡,NB-36H共進行了47次試驗性飛行,飛行過程主要為了測試核輻射,反應堆根本就沒有開啟過。直到1957年末,試驗才被終止,結果表明:人類不適合長久駕駛核動力飛機!

而蘇聯在得知美國研製核動力飛機的情報後,立即在1955年8月,也正式啟動了這個項目。和美國一樣,蘇聯也是在大型轟炸機圖-95的基礎上進行改裝,代號圖-95LAL。蘇聯人將核反應堆安置在彈倉的位置,用鉛和塑料材質的保護殼屏蔽輻射,在1961年5月至8月期間共進行了34次飛行試驗。也確實是充分驗證了核動力飛機的可行性,就連續航力也達到了設計人員的預期。不過,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卻遭受到了大量的核輻射,可以說是在用命開飛機!

而因為核動力飛機,始終無法解決機組人員的核輻射,這一致命的問題。所以,最終美蘇兩國都只能相繼選擇了放棄。而就算核輻射被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但長久積累到一起,仍然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它註定只能成為當時設計師們,一個美好想法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只有左輪手槍,為啥沒有左輪步槍?除非你的左手不想要了
目前中國的實力如何?日本人說了實話,韓國人的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