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國際不打小孩日」:父母這樣做,才能把每天過成「不打小孩日」

「國際不打小孩日」:父母這樣做,才能把每天過成「不打小孩日」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文章,歡迎分享)

據調查:我國69.8%的人從小挨過父母的打,由此可見其「受害者」之多。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國際不打小孩日,幸孕姐提醒各位父母:暴力不是教育的必須,體罰帶給孩子的創傷可能半輩子都難抹去。

一、何為「國際不打小孩日」

相信很多人乍看到這個不太莊重的名字,感覺像是胡謅亂捏出來的。其實"國際不打小孩日"是在1998年,美國的一個叫做「有效管教中心」的民間組織號召發起的,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國家的民間組織參與了這個活動,因此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國際性的節日。

這個節日的設立目的是:為了引起社會對父母「打孩子」這一違反兒童人權的暴力行為的重視。設立口號是:「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二、三類父母最容易體罰孩子

據美國研究報告指出:學生的越軌行為已成為美國教育史上最為嚴重的問題,而此問題多數來源於孩子在家中的不良表現。因此,很多父母無奈之下,會採取較為嚴格的管教方式,例如體罰。而在生活中,往往有三類父母容易按捺不住性子,感性戰勝理性,而對孩子動起了手——

1、傳統的父母

像《爸爸去哪兒》中的林永健和夏克立就是兩個明顯的對比。節目中的有個環節是:讓兩個孩子結伴守護冰淇淋,正好大俊和夏天分到了一組。孩子天性獵奇且嘴饞,但他們還是費盡心思地完成了任務,只不過最後沒有抵擋住胡軍的誘惑,還是把冰淇淋給吃掉了。

事後,夏天很坦然,面對村長大方承認錯誤。而大俊,竟躲在柜子後面不敢出來。

想來也是好笑又心疼。那倆孩子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且往後看——

夏克立知道後,沒有責怪,沒有冷戰,只是很耐心的教導她。告訴她怎麼樣可以做到更好,告訴她哪裡錯了,並且還表示願意和夏天一起承擔做錯事情的後果。

反觀大俊,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從柜子後面出來,面對的卻是林永健劈頭蓋臉的批評。林永健不僅言辭激烈的責怪,還蓄意恐嚇道:「爸爸不管你了,你自己考慮考慮!」說罷,還真的丟下了兒子,自己獨立上了樓梯,只留下大俊一人恐慌又自責的在風中凌亂。

後來大俊為了爭取父親的原諒,還試圖用手撫摸林永健的臉,沒想到,林永健竟無情甩開了。細思極恐,在眾多鏡頭面前,都如此冷暴力相向,不敢想像鏡頭外,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熟悉的人都知道,林永健算是老來得子,飾演的角色也多為憨厚老實、正能量滿滿的人物,本身也是個三觀周正、傳統守舊的性格。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自然是走守舊派路線。

2、暴躁的父母

任何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更何況養育熊孩子的寶媽們,那真是時不時被氣得暴跳如雷。這個時候暴躁的父母往往是難以自持的,因此憤怒指數已經到達一個峰值,此時已然成為了情緒的奴隸,打孩子已成為了他們泄洪的唯一出路。但此時往往會亂了分寸,誤傷孩子。

3、感情不和的父母

感情不和的父母,往往家庭也是沒有什麼人情味,冷冰冰的沒有一點家的溫馨與安逸。這類父母往往會把婚姻、生活、工作上的不愉悅、不順心嫁接轉移到孩子身上,因此孩子會成為無辜的「出氣筒」,無奈而絕望的承受著家庭暴力。

三、打孩子是門技術活

俗話說:打打打,家長的王法。有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一輩子人,更是把棍棒底下出孝子奉為圭臬,於是一代代家庭暴力循環往複……而事實上,打孩子是萬萬不提倡的,在打孩子之前父母須再三思量,實在不行可用精神麻痹法,比如默念30遍是親生、是親生、是親生……可能會讓自己頓悟。若實在是壓抑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一定要切記下面五個部位是萬萬打不得的:

1、頭:人最高級的指揮中樞——大腦在頭部,像後腦勺、太陽穴等,都不能去打。若不慎擊中「命門」可能會一招致命。

2、後背:背處有脊柱,是人體的脊樑,又稱人體的龍骨,是身體的支撐。

醫生研究證實:影響孩子智力和體力發育的神經,主要集中在後腦和後背上。

3、臀部:屁股處是連接腦神經的,特別是尾椎連著坐骨神經,強烈過度的刺激,會傷害大腦的神經系統,從而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

4、耳朵:耳朵和太陽穴離的很近,且耳膜是一層半透明的薄膜,一旦受到猛烈外力作用,很可能導致鼓膜破裂。

5、臉:打人不打臉,臉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尊嚴。其實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若是打孩子的臉,會傷到他的自尊。

因此若無其他選擇,而孩子也實在是犯了極大的錯誤,可選擇打孩子的手和腳,但非萬不得已,請不要輕易嘗試。

四、打孩子的「後遺症」可不小

1、精神上

(1)滋生以暴制暴的觀念:研究表明:近九成的孩子在幼年時遭受父母暴力,都有過長大後一定要還回去的念頭。這種報復心理會導致日後與他人相處產生以暴制暴的觀念,認為拳頭即可解決一切。

(2)產生叛逆心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是在荷爾蒙激素的分泌旺盛期,而本身又處於一種躁動敏感的時期,因此本就是一個叛逆的高發期。如果父母此時不是耐心教導而是拳腳相加的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會有逃課、早戀、形象怪異、打架等問題。

(3)產生自卑心理:這些孩子本來就是一種天生的悲觀主義者。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無盡打罵嘲諷,會讓他們陷於一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從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家庭暴力下的孩子就像是初升的太陽籠罩上了霧霾,陰暗而蒼涼……長大後凡事畏手畏腳、擅長人前隱性,後果往往是既不會經營人際關係,在事業上也一事無成。

2、智商上

據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大學研究,從來沒有挨過打或極少挨打的孩子,在智力測驗中的表現要優於常挨打的孩子。同時另外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長期被體罰的孩子,情商將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3、身體上

對照上文不能打的部位,稍一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最嚴重的後果,引發家庭悲劇。

五、請牢記這些悲劇

1、2018年2月,媽媽在給小凌輔導家庭作業時,因小凌做錯了幾道題順手打了孩子的後腦勺,先是頭暈嘔吐不止,後送到醫院,不治身亡。

2、2018年9月,深圳一1歲女孩被送到醫院搶救,醫生稱救活幾率為零,而致使女孩受傷的原因疑似是受到母親男友的虐待,女孩全身多處挫傷,顱腦損傷是致命傷。

還有很多父母,打起孩子簡直像後爹、後媽,下手毫不心慈心軟——

1、2014年4月,四川成都,劉國全在8個小時內17次暴打其子陽陽,造成陽陽臉部浮腫,布滿青紫的淤痕、抓痕,背部、臀部、大腿、小腿等多個部位,存在大量淤青、傷痕。

2、2014年9月,廣東汕頭一男子鍾某雄在QQ空間建立《兒子的心酸日子》專輯,上傳兒子慘照並配戲謔的文字:「打到6點,天亮了,哈哈,還沒死,慢慢來!」打開這個專輯,是一個孩子各個角度血肉模糊的屁股照片。

3、2018年7月,一段4分14秒的視頻在(江蘇)泰興市的微信朋友圈裡瘋傳,視頻里一男子手持竹板,把孩子堵在床上,在4分14秒的時間裡對孩子連打了一百多下,而這個視頻的拍攝者正是母親。

……

看完上文,不僅讓人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虎毒尚不食子,怎麼到了自認為高級動物的人這裡反而比野獸更兇殘?雖然天下父母並非「忍者」,亦非聖賢,無法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而,未經世事的孩子多少會有些任性,有使不完的精力、有無止境的慾望,這些也是他們破壞和吵鬧的原動力,但這些,都不應成為父母動手體罰的理由!

六、當孩子犯錯時可以這樣做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套用到孩子身上,當其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因此,父母所謂的懲罰本身就是個錯誤,而正確的做法是:

1、明確觀念:棍棒打不出好孩子,真正的教育,是用理性代替粗暴。

2、放棄體罰的念頭:父母只要一旦開始體罰,後面就會欲罷不能,孩子只會深受其害。正所謂家庭暴力只有零次和100次的區別就是這個道理。

3、嘗試與孩子溝通:父母此時的角色更為重要的是以一個朋友的姿態去關心聆聽,而不是以一個長者的姿態去質疑詢問,後者只會徒增反感,導致溝通無效。

處理遵循四大原則:

(1)連坐原則: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承擔後果。

(2)適度原則:常罵不驚,常打不怕。若要懲罰就要讓孩子從受益匪淺,意識到自己真是闖禍了。

(3)及時原則:小孩子的世界也是有因果聯繫的。因此在做錯事情的當下說教,比往事重提的效果來得更好一些。

(4)冷靜原則:分析問題、處理問題一定要冷靜,切不可暴躁行事,這樣往往看不到問題的根源,還惹得孩子更為叛逆。

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得給孩子心靈成長的自由。就好比魚缸法則: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里,好幾年也不見長,但有一天把魚缸打破,把小魚放進池塘,沒想到這些小魚像瘋了般長的很大。因此父母不要一味用自己的方式去控制、去禁錮,給孩子自由閑散的空間反而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只有這樣,才會把每天都過成「不打小孩子日。(jpp)

延伸閱讀:當前很多國家明令禁止不準體罰打罵孩子,如下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女性受孕後的這一天,胎兒大腦開始發育,寶媽抓住了娃智力不一般
「媽媽,能給我點零花錢嗎?」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娃不同人生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