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對外開放又迎12條新舉措!取消單家外資對中資商業銀行持股上限

金融對外開放又迎12條新舉措!取消單家外資對中資商業銀行持股上限

金融業對外開放再提速,12條新措施將於近期推出!

5月1日,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日前,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去年以來,多次強調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對外開放重大舉措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在深入研究評估的基礎上,近期擬推出12條對外開放新措施。

具體而言,這12條措施分別為:

1、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同時取消單家中資銀行和單家外資銀行對中資商業銀行的持股比例上限;

2、取消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外資法人銀行的10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和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分行的20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3、取消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的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4、允許境外金融機構入股在華外資保險公司;

5、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需滿足30年經營年限、總資產不少於2億美元的要求;

6、放寬中外合資銀行中方股東限制,取消中方唯一或主要股東必須是金融機構的要求;

7、鼓勵和支持境外金融機構與民營資本控股的銀行業保險業機構開展股權、業務和技術等各類合作;

8、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

9、允許境內外資保險集團公司參照中資保險集團公司資質要求發起設立保險類機構;

10、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同時放寬中資和外資金融機構投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方面的准入政策;

11、取消外資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審批,允許外資銀行開業時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

12、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代理收付款項」業務。

當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已形成國有、民營和外資等多元股權結構。其中,民營資本在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保險公司總股本中,佔比已分別達到43%、56%、83%和49%。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資產佔比為1.64%和6.36%。

採訪中,多家中外資金融機構都認為,隨著金融對外開放,競爭環境將會越來越公平。

在2019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就表示, 國際銀行在跨境相關的業務中有優勢,在中國市場,可以帶來更多的相關經驗。「比如『一帶一路』方面,我們在非洲、南亞、中東和東南亞有很多的合作夥伴關係,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我們能夠帶來很多的附加值來服務我們的中國客戶和中國經濟,而不一定會影響到當地的競爭者。」

郭樹清表示,去年發布實施15條對外開放措施後,目前正在有序推進實施。德國安聯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美國安達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約旦阿拉伯銀行和摩洛哥外貿銀行設立上海分行等多項市場准入申請均已正式獲批。

郭樹清稱,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和金融自身發展的需要,這將有利於豐富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提高金融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也有利於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擴大產品與服務創新,增加金融有效供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金融服務需求。通過進一步拓展開放領域,優化開放布局,有助於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

擴大金融開放對於監管者而言既是挑戰也是促進。在防控風險方面,郭樹清表示,金融管理部門今後將更加註重專業性、審慎性、穩定性,建立和完善以資本、償付能力、流動性、資產分類、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市場聲譽、合規記錄、過往業績等為主要內容的全面風險監管體系。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行為監管,通過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等手段揭示風險,發現問題,採取措施予以糾正。對於嚴重違法違規、不審慎經營的機構,將依法予以嚴懲直至市場退出。

郭樹清還強調,金融管理部門將加快法規修訂和配套制度建設,推動上述開放措施落地實施,同時加強動態評估,提升審慎監管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促進銀行業保險業健康發展,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證監會重申IPO審核政策不變,科創板加速推進引市場預期調整
三連板!貴研鉑業提示風險:公司不涉及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的產品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