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雄精神不朽!中國與波黑商討《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翻拍

英雄精神不朽!中國與波黑商討《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翻拍

歐洲很少有城市像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簡稱「波黑」)首都薩拉熱窩那樣,擁有如此多的面孔和身份。

它不僅是198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更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另外,這裡還爆發了一場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薩拉熱窩圍城戰。這一切成就了薩拉熱窩這座城市的歷史、美麗與悲劇,它看起來就像15世紀的伊斯坦布爾、19世紀的維也納,也像21世紀的巴黎。

但是如果你問中國人對於薩拉熱窩的了解,他們很可能會說一個詞:瓦爾特。

1972年11月,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上映。影片改編自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講述了游擊隊長瓦爾特憑藉個人出色的謀略與眾多英勇的游擊隊員讓打入內部的間諜現出原形後,成功挫敗敵人陰謀的故事。納粹的「勞費爾行動」失敗後,德國人意識到瓦爾特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城市的精神。德國人站在一個俯瞰薩拉熱窩的天台上,其中一人指著這座城市說道:「那就是瓦爾特。」

這部電影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海外電影之一。如今,在影片上映近50年後,薩拉熱窩電影中心負責人、電影導演賈絲明?杜拉科維奇主持修建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博物館,並於4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將為瓦爾特注入新的活力,21世紀的中國也將幫助薩拉熱窩以全新的方式重新煥發生機。

杜拉科維奇告訴《中國日報》記者,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取得經久不衰的成功,與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中國從一開始就起到了重要作用。「電影很快就在南斯拉夫廣受歡迎,並銷往80到90個國家,它在中國是最受歡迎的。」

杜拉科維奇表示,1975年,這部電影在中國國家電視台放映,全中國人都看到了這部電影,從那時起,「它就成為世世代代都喜愛的電影」。

1953年至1980年,當時的南斯拉夫總統約瑟普?布羅茲?鐵托曾經也是一名游擊隊戰士。他相信這部電影可以幫助建立一個共同的歷史,將波斯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黑山和斯洛維尼亞這些組成南斯拉夫的國家聯繫在一起,這些國家如今都是獨立的國家。

鐵托對於電影的熱愛在2010年米拉?圖拉伊利奇的紀錄片《電影主義》(Cinema Komunisto)中得到了驗證,1969年的《內雷特瓦河戰役》和1972年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兩部享譽國際的電影則是他對電影熱愛的頂峰。

杜拉科維奇說:「當時有很多黨派電影,但這兩部不一樣。《內雷特瓦河戰役》是一部史詩級別的電影,沒有人知道它的製作成本是多少。至於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他們希望能夠吸引戰後出生的一代人。電影編劇萊博維奇(Djorde Lebovic)是一位漫畫作家,他對大眾傳播文化了如指掌。」

「即使今天在前南斯拉夫國家的電視上播出這部電影,收視率也是最高的,儘管這是人們第五次觀看這部電影,」杜拉科維奇說。

杜拉科維奇希望通過這個博物館能夠讓瓦爾特的傳奇經久不衰,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尤其是中國。他說:「一些人認為這個博物館僅僅是為中國遊客,但那只是部分原因。這是我們的電影,也是我們城市歷史故事的一部分。它是基於真實生活里反抗(法西斯)的領袖弗拉基米爾?佩里克,被稱為瓦爾特,他在薩拉熱窩解放當天逝世,市內有一尊他的雕像。」

他提到:「我們已經吸引了很多的中國遊客,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中國遊客。去年有6萬中國遊客來薩拉熱窩旅遊,今年有望達到8萬人。在整個巴爾幹地區,鑒於『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正在成為重要的經濟力量。在圖茲拉,有一個大型能源投資項目,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也參與其中。此外還有文化交流,所以經濟一直在增長。」

對於這座博物館,杜拉科維奇表示:「我們希望增加一個音頻功能,通過感測器,可以觸發聲音效果和氛圍,這將使得每個房間都與眾不同。我們一直在與IT人員合作,打算創造一個虛擬的互動功能,甚至還有一個瓦爾特逃生室。」此外,他提到:「我們還使用了一些道具和相機,還有在電影中被炸毀的火車模型,是由為電影製作火車的人製作完成的。這是我們的歷史,因此確保歷史傳承是我們的文化使命,而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物品。今天人們不滿足於觀看,他們喜歡一定程度的互動。」

杜拉科維奇說:「我們正在與一家中國公司就翻拍《內雷特瓦河戰役》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進行商討,今年5月我將前往中國進一步溝通。關於《內雷特瓦河戰役》,中方希望在巴爾幹地區用我們的演員、使用我們的語言進行拍攝,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仍在協商當中。有一種說法是將這部電影放在中國拍攝,但是沒有薩拉熱窩,怎麼能拍攝這部電影呢?」

儘管任何新版本都會基於新技術以及新的觀眾的喜好進行更新,但是有些東西太好,不必去改變。「我們當然可以使用原版音樂,為什麼不呢?」杜拉科維奇說:「博揚?亞當斯是當時著名的作曲家,他完成了令人驚嘆的主題曲,每個人聽到第一個音符就知道音樂出自哪裡。」

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有利的,也對薩拉熱窩、波黑乃至整個巴爾幹地區有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想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因為它如此龐大,但上映的外國電影數量有限。如果一個中國合作方幫助在中國上映《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那麼這對博物館、薩拉熱窩和波黑都有很大好處。」杜拉科維奇說。

這樣規模的一個電影,需要巴爾幹半島的共同努力。杜拉科維奇認為:「這對巴爾幹電影行業有利,因為它是相互聯繫的,所以對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前南斯拉夫的人們都有益處。」

在瓦爾特拯救薩拉熱窩的故事過去近半個世紀後,在中國最忠實的電影粉絲的支持之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部電影有望幫助巴爾幹地區的電影行業重獲生機。

(來源:英文《中國日報》4月30日第10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國家園藝協會會長點贊世園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試運行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