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酒醉題字「不可隨處小便」,清醒後將六字重新排列成處世哲學

此人酒醉題字「不可隨處小便」,清醒後將六字重新排列成處世哲學

民國是一個百家爭鳴、聖賢輩出的時代,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出現了很多大師級的人物。本文所說的于右任更有代表性,他不僅僅是大師還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也是後世公認著名的學者、書法家、美食家,唯一不足的是,于右任一生缺錢。

于右任,1879年生於陝西省三原縣,原名伯循,字右任。他自小家貧,兩歲喪母,七歲入私塾讀書。19歲那年,于右任參加歲試,以第一等的成績考中秀才,被譽為西北奇才。庚子國變或,兩宮逃亡西安,于右任甚為憤懣,譴責慈禧太后誤國誤民,他寫了很多詩抨擊清廷。

由於他的詩大多譏諷時政,被當地知縣和總督以「倡言革命,大逆不道」的罪名通緝,于右任聞訊逃到上海,化名劉學裕,進入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讀書。不久,法籍神父企圖把持學院,學生們憤而追隨馬相伯離校,于右任各方聯絡,協助馬相伯另行組建新學校,連復旦公學的名字都是他起的。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任命于右任為交通部次長,他首創了火車夜行的先例。他與孫中山共進退,1918年,奉孫中山之命擔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後於孫中山病危之時參與起草了總理遺囑。北洋政府曾開出月薪3000大洋聘請他,但被于右任拒絕。

于右任是一個很有文人性格的人,據說他早年時常背著一個褡褳袋,裡面僅有兩個印章,若是有人求字,他提筆就寫,拿章便蓋,從不收錢。因此,三教九流索求墨寶者如過江之鯽。1941年,他訪問西安時,答應為王曲軍校寫一百幅屏條,回到重慶後很快就寫好送了過去。他一生留下的詩詞歌賦有千首之多,都是不拘一格的上乘之作。

1948年4月,國民政府副總統選舉競爭激烈,幾個候選人各顯神通,私下派車、擺酒、送禮、託人情、拉關係,只有于右任沒有一點動靜,很多人都覺奇怪問他為何不活動,他說「我有條子」,代表們無不驚詫,於大鬍子什麼時候有金條了?原來這個條子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為萬世開太平」條幅,數百個代表紛紛排隊來取。當然,于右任在這次選舉中很快就被淘汰了,最終李宗仁獲勝,但清貧豁達的于右任,卻成了民國官員的做人典範。

于右任的身上發生過的趣聞實在是太多了,有一個故事最為典型。有一次他參加宴會喝得酩酊大醉,這個時候有人向他求字,盛情難卻之下,他迷迷糊糊中寫下了「不可隨處小便」六字,然後就回家了。第二天主人登門請教,他很不好意思,馬上讓人取來一把剪刀,將字重新剪下,重新排列為「不可小處隨便」,意思馬上就變了,成了座右銘。

在美食方面,于右任也是一個行家。他喜歡食蒜頭、辣椒,幾乎是每餐必備,還自創了蒜頭煮石首魚與辣椒炒肉絲兩道菜,美食家譚延闓對此讚不絕口。于右任喜歡美食,也好遊歷,每次品嘗到美食後,都會留下墨寶。在上海、南京、重慶、台北等地,于右任畫龍點睛的墨寶成就了一批批百年老店,這是其他民國人物所無法企及的。

解放後,于右任遷居台灣,在那裡度過了人生的最後十五年,由於妻子兒女都在大陸,他年紀越大,思鄉之情也就越濃。1962年,于右任寫了一首《國殤》,即千古絕唱《望大陸》,詩曰: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享年85歲,葬於台北大屯山。他的一生沒有置辦過房產,全部收入都用於辦學和慈善。人們在收拾他遺物時,發現僅有一個鐵箱,裡面裝了很多欠條,全是人家欠他的錢。聯想他晚年的窮困潦倒,在場之人無不潸然淚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官場所謂的官話有哪些?具體可分六種,學會了才能平步青雲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