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素食是生命平等觀的體現,也是身心清凈的理性選擇

素食是生命平等觀的體現,也是身心清凈的理性選擇

素食在中國經歷了歷代聖賢先哲的推崇,漸漸成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素食也是佛教中的一種優良傳統與美德。縱觀世界發展史,不論是佛教還是其它宗教,均有不少修行者無怨無悔、自覺自愿的吃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食成為世界人民飲食結構的基本組成,這種趨勢將不斷增強地貫徹整個21世紀。人們逐漸認識到選擇素食的益處,繼而有了越來越多倡導和發揚素食文化的素食者,使推崇素食逐漸超出了佛教戒殺放生、培養慈悲心的最初目的,成為人們追求健康養生、倡議動物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方式。

2019年4月30日,星期二,下午2時,珠海普陀寺《素食文化公益講座》在心靈驛站如期開展,本次講座由劉志老師演講,善信香客們匯聚在心靈驛站,學習素食知識,了解素食文化。本節課,劉老師至誠恭敬的同大家分享佛教經典《佛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交流自己對佛教經典與飲食關係的理解。

《佛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這部經首先介紹了佛陀經行時,見彌勒菩薩軀體金色,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銀光明。跟隨佛陀的千二百五十比丘、結髮梵志五百多人,看到彌勒菩薩威儀相好、舉止殊勝,又聽到彌勒菩薩說偈語禮敬佛陀。眾梵志便向佛陀請教:「世尊。如此童子威儀庠序光明無量。與佛無異。於何佛所初發道心受持誰經。唯願天尊。為我解說。」

佛陀告訴眾梵志:「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恆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說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若有聞者。即得超越百億萬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無有疑慮。」

當時,有一位叫一切智光明的大婆羅門貴族,聰明智慧,聽聞有佛出世,宣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於是前去以一切世間經論道理同佛辯論,但用盡言辭卻不能獲勝。於是信服,做佛弟子,發菩提心,並發願說:「我今於佛法中。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以此功德。願於未來過算數劫。必得成佛。而號彌勒。」發過這個誓願後,一切智光明進入深山,修行梵行。經過多年的潛修,他已達到了一心不亂的境界。

那時,世間有不祥災變,國王荒淫,洪水暴漲。此仙人端坐不能乞食,已七天。樹林中有五百隻白兔,兔王母子見到這位仙人已七天沒有進食,為了無上佛法、為了正法久住,兔王母子跳入火中,以身供養法師。一切智光明悲不能言,以所誦經書置樹葉,又說偈曰:「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說完偈後,一切智光明仙人又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寧死亦不食肉,也投身火坑,同兔王一起結束了生命。

佛陀告訴眾梵志:「汝今當知。爾時白兔王者。今現我身釋迦文尼佛是。時兔兒者。今羅睺羅是。時誦經仙人者。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摩訶薩是。我涅盤後五十六億萬歲。當於穰佉轉輪聖王國界。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轉妙法輪。時五百群兔者。今摩訶迦葉等五百比丘是。時二百五十山樹神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時千國王。跋陀婆羅等千菩薩是。彼王國土諸人民等。得聞經者。從我出世。乃至樓至。於其中間。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陀又告訴眾梵志:「菩薩求法勤苦歷劫不惜身命。雖復從報受畜生身。常能為法不惜軀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便得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於是得在恆河沙等無量諸佛先。先彌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為法。」

佛陀說完後,五百多梵志被這個悲壯無比的故事感動的熱淚盈眶,立即求佛出家,成為沙門,聽佛說法,證得羅漢。

舍利弗尊者請教佛陀:「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為生何處。」佛陀告訴他,「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生於梵世。普為一切說大梵法。乃至成佛轉大梵輪。所說經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所制波羅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於重禁。後身生處常飲熱銅。至彼仙人得作佛時。如彌勒菩薩下生經說。」

阿難尊者聽聞佛說後,即從座起,向佛行禮,請教佛陀:「世尊。彌勒成佛所說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為犯重禁。甚奇甚特。」大眾也異口同音共稱讚,說此國眾生奉行不食肉戒,將來願生此國。世尊一一為其受記,定當往生。阿難尊者及諸比丘,聞佛說法,信受奉行。

偉大的佛陀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教也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在本質上並無差別,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

佛陀於諸多經典中慈悲開示,教化眾生,有數不清的理由不該吃肉,多部佛教經典中也明確提倡斷肉,《佛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就是其中之一。從佛陀的慈悲和智慧中,我們可知道吃素可以斷除惡業、使心生正念、身心清凈、喜樂相隨,對修行、對慈悲心有很大的助益。

公益講座現場,大家深信因果,不謗大乘;真誠讚歎、恭敬佛經,仔細聆聽劉老師的分享,一起學習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感恩佛陀的教誨,感受佛法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愛護,法喜充滿。

素食「清、素、凈」,不但符合「關愛生命健康、倡導環保時尚」的主題,也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愛」與「友善」,素食既可以提供充分的營養,又可以減少病患,增強體質,達到身心和諧統一。

素食是生命平等觀的體現,也是身心清凈的理性選擇,更是人道主義的行為準則;素食作為一種文明的理念、一種倫理的規範,所帶來的影響將促進全社會生命理念、生存方式的改變,在世界範圍內,素食也將是大勢所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海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農曆三月生日的義工菩薩們開始報名十五慶生消災普佛啦
記數念佛,吸念六句,呼念四句,如何?心既記數,又念佛,又須想佛乎?

TAG:珠海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