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敢當面指責葉利欽,直接戲弄賴斯的蘇聯元師,為何選擇自盡?

敢當面指責葉利欽,直接戲弄賴斯的蘇聯元師,為何選擇自盡?

1991年8月19日,蘇聯「8.19」事件突然發生,此事件被俄羅斯定性為違法事件,但現在通過解密的資料看,「8.19」事件實則是一個挽救蘇聯的政變,政變前戈爾巴喬夫已經知曉,由於戈爾巴喬夫搞騎牆戰術,最後居然與葉利欽聯手,不到三天就扼殺了這場正義之舉。這場政變失敗後,除蘇聯內務部長普戈自殺外,其他參與人員都被捕。但有一人既不是「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也非參加政變策劃的主要人員,也於三天后自殺身亡。此人就是蘇聯總參謀長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

戰功元帥

阿赫羅梅耶夫元帥既不是政變參與人員,為什麼選擇自殺呢?因為他已經於1988年12月退休在家。阿赫羅梅耶夫是一名參加過二戰的將領,經歷過殘酷的戰爭,此人在蘇聯有很高的威望。

阿赫羅梅耶夫17歲參加蘇聯紅軍,不久就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阿赫羅梅耶夫擔任連長,這是一個死亡率極高的基層崗位。他率領部隊堅守陣地,被德軍包圍了890天。戰後阿赫羅梅耶夫曾回憶說:「整整18個月,我沒進過屋子,即使在氣溫低至零下50度也是如此。我兩個冬天在外住宿,沒過一天暖和日子,而老是打仗,老是挨餓。」戰後阿赫羅梅耶夫擔任坦克營營長。

二戰後,阿赫羅梅耶夫在蘇軍中歷任團參謀長、團長、副師長兼參謀長、師長等職,可以說他在戰後一步一個腳印從蘇軍中成長起來的軍官。1952年,阿赫羅梅耶夫從裝甲機械化學校迴流畢業後,1967年,進入蘇軍參謀部軍事學院,後來集團軍參謀長、集團軍司令。1975年,勃列日涅夫執政時,阿赫羅梅耶夫晉陞上將軍銜,進入蘇軍高層。1979年,阿赫羅梅耶夫出任蘇軍第一副參謀長,正是在這職務上,他制定了入侵阿富汗的作戰計劃。

正是在阿赫羅梅耶夫的策划下,蘇軍很完美的佔領了阿富汗。當時阿赫羅梅耶夫還有一個戰略,那就是佔領巴基斯坦西部,使蘇聯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由於當時美國忙于越戰,無暇顧及蘇聯,這一戰略實施後,能使蘇軍戰略縱深打通,使阿富汗游擊隊失去後勤基地。以當時蘇聯的實力完全可以實現,但勃列日涅夫卻很保守,並沒有同意這一戰略,才使蘇軍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

時任蘇聯參謀長奧加爾科夫元帥曾經評價阿赫甸梅耶夫:「對蘇聯武裝力量及潛在的敵人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研究深入,了解透徹。他意志堅定、果敢,在工作中勇於承擔責任,不畏艱險。」正是基於這個高度評價,1985年,阿赫羅梅耶夫出任蘇聯總參謀長。在這個崗位上,他目睹了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把國家搞亂。

蘇聯情懷

阿赫羅梅耶夫是一個有著濃厚蘇聯情懷的元帥,在他的內心裡,他希望蘇聯越來越強大,不希望蘇聯走向衰弱。但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改革下,蘇聯的「公開性」、「民主化」改革,讓阿赫羅梅耶夫很生氣,他是不支持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的蘇聯軍方領導人之一,當然戈爾巴喬夫不可能保留他。

據資料記載,1988年,戈爾巴喬夫曾以年齡過高等為由,列出了150人的「反對派」名單,實際上就是反對他改革的人,並在一次中央全會上把他們全部清除出去。1988年初,蘇聯所有部長、中央機關的部門領導、各委員會負責人被替換、開除甚至數次調換崗位,幹部變動率超過100%。也正是這次戈爾巴喬夫「清除異己」的行動中,阿赫羅梅耶夫離開蘇軍總參謀長的職務。

阿赫羅梅耶夫對蘇聯局勢很憂慮,特別是那些反蘇的人成為「民主派」,被戈爾巴喬夫請來參加會議,他更是深惡痛絕。阿赫羅梅耶夫堅決同那些「民主派」作鬥爭,他直接點名批評「民主派」操縱的《星火》雜誌,製造蘇聯民眾反蘇軍的心理。他在《蘇維埃俄羅斯報》寫文章反擊反軍運動,點名罵當時民主派人物阿爾巴托夫和雷諾夫,因為這兩人詆毀蘇軍元帥有「不受限制的特權」。阿赫羅梅耶夫指出,蘇聯將軍沒有特權,他們租用的別墅都要付費。他說:「我公開說明自己的立場,我擁護社會主義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人企圖用武力或者其他違憲行為分裂國家或改變它的社會制度,總統和蘇維埃可以決定使用武力來確保我們的祖國的統一和維護它符合憲法的社會制度。」

對於葉利欽他更是反感,面對葉利欽等人對他的進攻,他當面指責葉利欽:「您對待我國的憲法太輕率了。對於您來說,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句話,而對於我,它是我國人民70年的生活和鬥爭。當事情涉及到祖國的命運和軍隊本身命運時,軍隊該怎麼辦?當然,對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一事,軍隊不會袖手旁觀。」直接向葉利欽挑明,不要小視軍隊違抗國家利益的決心。這也點醒了葉利欽,之後葉利欽才與軍隊一些動搖人士如格拉喬夫等人聯合。

阿赫羅梅耶夫任總參謀長時,曾參加了結束冷戰的談判。當時才是白宮實習生的賴斯問他:「蘇聯在美國的間諜有多少,是不是和五角大樓的工作人員一樣多?」阿赫羅梅耶夫笑著對賴斯說:「當戈爾巴喬夫批評蘇聯70年代的坦克造的太多了的時候,我憤怒的反駁,你打算下次戰爭來臨的時候讓軍隊赤手空拳去打仗嗎,我們不想再死人了。」用這種戲弄的回答,震懾了這個後來成為美國「鐵娘子」的女人。

1991年6月19日,蘇聯召開了紀念衛國戰爭50周年的記者招待會,在會上,阿赫羅梅耶夫作為參戰老兵和蘇軍的顧問,他指出「此時的蘇聯與1941年很相似,去年我就認為國家正走向毀滅,當年蘇聯以2700萬人生命捍衛的大廈即將崩塌,希特勒千萬大軍沒做,今天可能要實現!」阿赫羅梅耶夫對戈爾巴喬夫把蘇聯弄到解體邊緣,痛心疾首,但他又無力解決。實踐證明,蘇聯解體也讓他預言到了。

悲憤自殺

1989年8月19日,「8.19」事件爆發後,有著強烈蘇聯情懷的阿赫羅梅耶夫當然傾向於「緊急事態委員會」,他希望這次事件能徹底改變蘇聯的命運,特別是把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人繩之以法。但事件發生後兩天,阿赫羅梅耶夫就感到這次事件不會成功。1991年8月22日,阿赫羅梅耶夫決定自殺,自殺前他寫好遺言:「當祖國即將滅亡,我生命的全部意義遭到毀滅時,我無法再活下去,我的年齡和所走過的生命歷程給我權利去死,我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了。國家正陷入一場災難之中,國家分裂,經濟崩潰,社會道德淪喪,這就是事實。然而沒有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我想,這一點對你們來說也是顯而易見的。儘管大家都明白做些什麼,我還是要強調一下,遲早要有人對蘇聯的分裂負責。這並非什麼叛亂的邏輯,這是嚴酷的必然代價。」

阿赫羅梅耶夫死後,他的葬禮只有幾個蘇聯老紅軍參加。在即將入土時,阿赫羅梅耶夫的妻子痛心的說:「他從18歲起參加了同德國法西斯的戰鬥,可如今我們的國家被民主派從內部攻克了。」更令人痛心的是,阿赫羅梅耶夫下葬沒幾天,他在莫斯科的公墓就被人毀壞,後來不得不進行第二次葬禮。

一個連國家英雄不尊敬的國家沒有什麼希望,蘇聯解體也是命中注定了。現在俄羅斯人再讀一下阿赫羅梅耶夫的遺言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清朝開國功臣謀位之謎,生育能力強36歲死後,順治為何不放過他
二戰後,美國一項援歐計劃,耗資130億,為何成蘇聯解體前奏?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