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兵不血刃,卻居戰場首功的良相,蕭何

兵不血刃,卻居戰場首功的良相,蕭何

對於蕭何,大家都不陌生,但又卻沒那麼熟悉,大漢滅秦開國的諸多戰爭中總是少不了他的影子,可是比起劉邦營帳內運籌帷幄,儒雅淡然的張良,和執三尺之劍,衝鋒陷陣,百戰百勝的韓信總是少了幾分英姿,畢竟同為漢初三傑,蕭何卻好像個小透明,可隨著了解的深入,才發現這人居然這麼厲害。

蕭何,原來是沛縣的一名主吏掾,級別不高,理論上只是一個吏,可在縣衙內卻有著監督、考核其他吏員的權力,也算是一個縣裡有實權的人物,傳說他性隨和,特別擅長識人、交朋友,像後來的舞陽侯樊噲,平陽侯曹參都是那時候結交的朋友,劉邦斬白蛇起義後,又是蕭何他們保下了呂雉,後來又打開沛縣城門,給了劉邦一個根據地,同時,他識人的本領,也讓他準確的為劉邦找到了韓信,使得大漢有了和可以西楚項羽決戰的將才。

不過,慧眼識英雄並不是蕭何全部的長處,蕭何最大的長處是他能夠及時的為國家的未來做出長遠的考慮,劉邦帶大軍進入咸陽城,雖然有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誓約,但是他們心裡都清楚,比起項羽的大腿,他們始終是差些級別,所以在約法三章後,劉邦就瞬間進入了享樂模式,縱情於聲色犬馬之間,而蕭何沒有。

蕭何一個人派軍隊守住了丞相御史府,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然後將秦法、戶籍等文書整理打包,在劉邦鴻門宴被迫讓出關中時,蕭何已經可以帶著這些文書搬家了。

而正是這些戶籍法令等文書才成為了大漢的立國之本,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蕭何一直都是穩坐大後方,看起來只是維護根據地的平穩,實際上在楚漢四年爭霸中,他守著戶籍文書,整個大秦各個地方人口多少,每年的糧食產出,能派出多少青壯奔赴戰場,他都能一清二楚,所以漢軍中雖然沒有蕭何,但蕭何卻一直掌握著漢軍的糧草輜重和人員補給,連綿戰爭中江東子弟越打越少,而漢軍卻綿綿不絕的有新兵補上,而這對於戰爭的最後勝利,真的非常重要。

所以,在劉邦論功行賞時,力排眾議,將蕭何排在了開國的首功,後來同樣是在秦法的基礎上,蕭何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漢法,成為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丞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侃一侃 的精彩文章:

龐統擁有曠世的才華,能夠與諸葛亮齊名,為何卻得不到重用?
關羽這一生少有對手,為人忠肝義膽,最終卻死在小人手中

TAG:三國侃一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