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種鳥類從數量50億到一隻不剩,人類只用短短50年!

這種鳥類從數量50億到一隻不剩,人類只用短短50年!

你能想像一種曾經遮天蔽日的鳥類,可以在短短50年間變得一隻不剩嗎?19世紀初、中時期,在美國有種很常見的鳥類——旅鴿。但在1914年9月1日,最後一隻名為Martha的雌性旅鴿死於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它的逝去,代表一個傳奇物種就此消失,也讓人類開始關注瀕危物種的滅絕。

旅鴿(passenger pigeon),也叫漂泊鳥,體長35-41厘米,體重約250-340克,體型和我們現在所見的鴿子相差無幾,但尾羽較長,占身體的近二分之一。據資料記載,旅鴿喝水的時候會把頭伸進水裡,只露出眼睛在水面上。它們走路時,頭會笨拙地上下晃動,還會不停左看右看,喜歡一邊進食一邊啼鳴。

旅鴿是當時北美大陸數量最龐大的鳥,北美洲里每四隻鳥就有一隻是旅鴿,有人估計當時總數多達50億隻。它們通常成群移動,達數十億之多,從天空落下的糞便多到讓人不敢出門。畫家兼博物學家奧杜邦(John J. Audubon)看見一大群旅鴿從上空飛過,耗時整整三天才全部飛越完畢。

一般來說,族群量較少、分布範圍越小的物種容易滅絕,但旅鴿則相反。那種群數量這麼龐大的旅鴿是如何在不到50年間絕跡的?完全是人類獵殺造成的嗎?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原因很可能是綜合性,旅鴿也並非一直維持如此高的族群數量,但人類確實是主凶。

一方面當然跟人類獵殺有關,當時旅鴿因肉味鮮美成為北美開荒牛的食物或者絞碎當成農場的飼料,因有利可圖(每打31美分),旅鴿的職業獵人應運而生。此外獵人除了使用傳統的弓箭、彈弓和槍枝獵殺外,還會把一棵棵樹燒掉或砍伐做成傢具。

另一方面,橡樹產量不穩定。雖然旅鴿的食物來源多樣,不過仍以橡實(果)類為主食。但研究顯示,北美洲的不同樹種,產量也不同。如紅橡木不同年份的產量差距有12倍之多,而白橡木的差距則高達136倍。綜合氣候因素,推測到當時期橡果產量大減。儘管旅鴿數量龐大,但當歐洲人到達北美洲時,旅鴿數量已經大幅下降。

在食物減少、人類獵殺的雙重壓力下,旅鴿的數量一降再降。到開始醒悟旅鴿數量減少需要保護時,野生旅鴿已幾乎滅絕。後來科學家試圖以人工飼養繁殖的方式保育旅鴿,但也失敗了...旅鴿的悲劇一直提醒人們,地球上有很多美麗的物種,當我們不認識時,也許它的消逝並不覺得遺憾;但當我們想接觸它們的時候卻已無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差點扔了!廈門男子海邊撿到腥臭「石頭」,鑒定竟價值70萬
NASA報告: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是月球與地球的一半!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