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日軍軍服正前方,為什麼有個顯眼的大「M」?

二戰日軍軍服正前方,為什麼有個顯眼的大「M」?

假如您經常觀看抗戰劇,不難發現在日本士兵胸前,有個有點讓人跳戲的存在,那是一個顏色艷麗的「M」形狀標誌,在硝煙瀰漫的戰場十分的現代且搶眼。

因而部分網友就在網上痛斥,這完全是不尊重歷史的,那個時代怎麼可能有這麼「現代感」十足的東西,不但形狀是簡約,顏色還跳躍感十足。

對於這樣類似的指責,小袁要說需要按照具體時間,做切實的分析,且從歷史的文獻記載來看,「M」形狀的標識確實是曾經長期存在於日本軍中,它的正式名稱叫作「山型胸章」,是日本98式軍服的典型特徵。

至於這個「M」的來歷,它是來自於日本在中國租借的憲兵,自中國清王朝在1840年被英國用利炮撬開了國門,中國快速進入半殖民地狀態,以英國、法國、日本為代表的列強,在中國像上海那樣的大都市劃分自己直轄土地「租界」就是這種狀態的典型特徵。

在租借裡面中國將無法行使管轄權,該權由各路列強行使,而為了維護各自租界的秩序,不至於出現混亂,進而使租界喪失價值,列強往往都會派憲兵入駐。

而為了方便自己的憲兵能被其他列強的相關部門認知,日本高層對士兵的軍服進行了國際化的改造,以「憲兵」二字的英文「military police」簡化而成了「M」標識。

1938年6月日本軍隊進行軍服改制的時候,沿用了這個以M標識進行職能辨別的傳統,即為所有陸軍士兵在胸前製作了M標識,該標識以不同顏色來區分日本士兵分屬的不同兵種。

其中紅色代表步兵、黑色代表憲兵、藍色為航空兵、騎兵為綠色、炮兵則是金燦燦的黃色,工兵跟自己職能色很相近,是土白色。而因跟中國作戰的士兵,主要是步兵,所以在抗戰影視劇中,紅色M標識出場率極高,也最為我們所熟知。

但我們需要著重注意的是,1938年日本才用這套M標識的軍服,即中國抗戰的關鍵節點,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1937年11月20日上海淪陷、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時,日本士兵穿的都不是M標識軍服。

是為一套名為「昭五式」的軍服,該軍服在外形上跟98式軍服區別不大,多了一個標識軍銜的肩章。而這個肩章正是促成「昭五式」向98式轉變的重要主因之一。

當日本1937年全面侵華之後,軍銜標識的肩章從遠處看顯得格外的「耀眼」,極其容易被埋伏的中國狙擊手襲擊,加之肩章在負重行軍中不耐磨,容易受損。

於是日本在中日戰爭僵持的1938年開始,使用98式軍服作戰。出於防止軍官被狙擊手盯上、以及因不耐磨造成後勤負擔的考慮,這套軍服取消了肩章,將軍銜的標誌儘可能的縮小,做到了領口處。

而原本在領口處放置的用於區分兵種的「分兩叉型」標識,沿用租借憲兵的經驗改成了M形標識,位置則從領口平移到了胸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1915年渴望擴張的日本 已駐軍西伯利亞 卻為何最後主動放棄
二戰中的美國,為何不在蘇德兩敗俱傷後出手?將蘇聯一起收拾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