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一個江南畫家筆下的北方雪景,明代沈周繪《乾坤雪意》

一個江南畫家筆下的北方雪景,明代沈周繪《乾坤雪意》

雪景山水畫是中國畫中的一個傳統題材,歷朝歷代都有畫雪景的高手。從存世作品來看,最著名的一幅當數北宋范寬的《雪景寒林圖》。這幅作品號稱「百代標程」,後代無數畫家紛紛致敬臨仿。時光荏苒,到了明代,也有一位書畫大師畫了一幅雪景山水,雖然沒有范寬作品豪邁大氣,但也有一股清氣藏於畫中。這位大師叫做沈周,他是吳門畫派的創始人,位列「明四家」之中。沈周的家族是蘇州望族,他的祖輩是元代王蒙的好友,家中也有多位書畫名家。生長在這樣的藝術氛圍中,沈周終身鑽研書畫,隱於繁華之中。沈周在美術史上的地位相當於一座橋樑,橋的那端連接的是宋元古韻,橋的這端連接的是文人情懷。

明代 沈周 乾坤雪意

沈周這幅《乾坤雪意》畫於1478年,時年沈周51歲。沈周大概在40歲左右,迎來了藝術上的轉型,由臨仿古人作品,逐漸轉變為以自然為師,通過遊歷採風提升繪畫技法。在《乾坤雪意》中,可以看到沈周山水畫技法的多樣性。古人畫雪山,很少皴擦山石,僅勾勒山石外廓,通過顏色對比達到創作目的。沈周皴染山石,賦予了雪景山水新的創作形式。從自然界的景觀來看,再大的雪也無法完全遮蓋山石走勢,沈周迎難而上,運用多種皴法進行創作。比如山巔之上用細牛毛皴,山坡之上用披麻皴,近處坡岸用解索皴,如此一來既有雪意,又有山體的結構。有些細節運用明暗對比,甚至達到了光影變化的效果。無論沈周是有意還是無意,不可否認他在嘗試和大自然溝通,沒有去因循守舊。

明代 沈周 乾坤雪意 局部

雪景清冷,容易讓欣賞者產生隔離感。為了拉近與欣賞者的距離,沈周加入了生活化的場景。《乾坤雪意》中景處露出半個屋頂,近景處有一隱士帶著小童跨橋賞雪。沈周通過描繪人在畫中行,削弱了作品主題的寒意,增加了清爽之氣。彷彿在天寒地凍的山水之間,有一股清氣迎面而來,頓覺神清氣爽。沈周為了迴避寒氣,展現清氣,在筆墨上下了極大的功夫。山石除了皴擦還反覆渲染,雪景山水要潔凈,沈周染色的同時還要保證畫面乾淨,一層又一層的淡墨畫出光澤感,這樣的渲染技術得益於他的摹古功底。

明代 沈周 乾坤雪意 局部

沈周本質上是一個文人,他在創作時不求奇巧,追求平和潤澤。作為一個南方人,畫北方雪景,其創作難度可想而知。山山水水沒有了江南的樣子,一切都要重頭創作,好在沈周成功地完成了這幅作品。有的時候畫家也有創作舒適區,不是每一個畫家都能勇敢踏出。畫家、名家、大師的差別,也許就在於這一步是否踏出。《雪意乾坤》已經不僅僅是雪景山水,而是沈周踏出創作舒適區時留下的印記。

明代 沈周 乾坤雪意 局部

拓展閱讀·古代山水畫作品欣賞

筆法細膩,擅用留白,用畫筆留住大好春光,翟大坤繪《江南春》

一幅別緻的歲朝圖,清代上睿繪《瑞雪迎春》欣賞

學習前人技法,突出自己特性,清代鈕貞繪《仿唐寅山水》欣賞

從對景寫生到回歸造化,石濤繪黃山美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清末民初著名畫家馬駘山水畫作品欣賞
神參意會融合天地,深入思考探究氣韻,清代張庚繪《深山幽居》

TAG:薩培喇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