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三年來每周5門興趣班,我們學會了時間規劃,還收穫了更多……

三年來每周5門興趣班,我們學會了時間規劃,還收穫了更多……

女兒目前三年級,她現在正在進行的興趣班有:鋼琴、舞蹈、聲樂、籃球、美術,另外在學校還學習了高爾夫和葫蘆絲,這些課程及練習的時間加在一起,每周需要大約17小時。可她實際上的興趣愛好還不止這些。喜歡爬山,採摘植物標本,攝影,也喜歡讀書,游泳,在海邊跑步……

關於興趣班,我的態度是想停隨時停,想繼續就認真對待,全力支持。我覺得,興趣班只是為孩子的興趣愛好創造一份土壤、一種較為深入的嘗試機會。它的意義我並不想通過成績和獎牌去衡量,也沒必要讓孩子就此背上包袱。有興趣就學下去,嘗試了覺得不適合自己就可以放棄。

畢竟,年幼的時期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也有時間去做些「沒用的事」。

本文由花友 @芝麻和HELEN 發表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經歷了三四年的持續學習,我和孩子也體會了從鬆鬆散散的起步,到逐漸深入,追求精緻的過程。無論哪一樣,隨便玩玩都只能達到個了解的程度,真的有興趣去做就要有鑽研精神,要經歷自我雕琢的過程。

多個興趣班並進不可能沒有壓力,面對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可能不做取捨。不過讓我比較欣慰的是,我們所學的每一樣孩子都在認真對待,沒有淺嘗輒止,也從未因為困難而畏難退縮。

一、平衡時間,我有這7大招

同時學習多門功課,對孩子來說必然是個挑戰。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加碼,要求更為深入。比如鋼琴,無論是演奏還是樂理,都是越來越難,花費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多。繪畫從創意畫到開始學習素描,也會越來越枯燥,需要大量的練習。學校里的作業也會越來越多,時間必然越來越不夠用。

怎樣去平衡呢?我有這麼幾點體會:

1. 算一筆時間賬,看看在各方面佔用的時間

在興趣班的選擇上,我覺得其實也是彌補校內課程安排的不足。我們的校內時間花在學習上的部分已經太多了。藝術課的質量不敢恭維,還經常被主課老師占課。運動的時間和質量更是難以保障。如果算一筆時間賬,就可以看出孩子在各個方面投入了多少。

其中,語數英時間包含家庭作業時間。

所以,在小學階段,我不想讓孩子的生活中全被語數外佔滿,課餘時間除了閱讀和玩耍,能擠出時間來開展藝術和運動上的啟蒙,我相信孩子會受益一生。

2. 各科目是相互配合,相互帶動的

學習七門興趣班,並不是讓它們的時間單純相加,其實各科目之間其實也有相互促進,互相借力。

比如,舞蹈課上練就的體能基礎,可以讓孩子適應籃球課的高強度訓練。鋼琴的學習,讓孩子的音準更好,對聲樂也有所幫助。興趣課的學習對校內學習也會有所幫助,比如,樂理的學習,可以促進思維,提升對數學的興趣。美術課對觀察力和線條造型能力的鍛煉,也會有助於孩子把字寫好。應付不同科目的壓力,也讓孩子整體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學起來效率就會比較高。

3. 短期內可以先把某一項放緩,甚至全部放緩

在面對某一項要考級、比賽、演出、遇到困難的情況,我們也會暫時把某一項放慢節奏。比如馬上要鋼琴比賽了,我們也可以停一節籃球課,獲得時間上的寬鬆。等比賽結束,再繼續恢復訓練。如果要外出旅行,或者聚會訪友,我們也會一到兩周內所有課外班全部暫停。

4. 搞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哪裡

興趣班到底緊不緊張,我覺得和目標緊密相關。

如果把目標放在考級通關、比賽拿獎、夠得上什麼級別的水平,那勢必會覺得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學習這些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孩子在眼下取得什麼成績,而是要完成幼年時期的啟蒙,對她感興趣的領域能有一段了解和體會的過程。所以,眼下沒有獎盃我們並不覺得白學,老師說我們學得慢,我們也並不焦慮。

慢慢學,才能慢慢去體會,有體會,有感悟,通過學習更加了解藝術本身,才是我們最大的收穫。有了這樣的目標之後,我們在時間上就會更有彈性。

5. 尊重孩子的節奏

我們家的興趣班學習,所有課後的作業與練習都是孩子自主完成的,既沒有老師的緊盯、專門的陪練,也沒有導致家庭矛盾,親子關係緊張。

尊重孩子的節奏,允許她對各科學習有一個認識的過程。這樣一來,孩子完全處於我要學的狀態,而不是要我學。節省了大量的思想動員和情緒疏導時間。

6. 校內學習效率高,為校外學習爭取了時間

大家都知道小學低年級的校內學習還是比較輕鬆的。校內學習保持高效率、高質量的狀態,才會有時間完成校外的興趣活動。

當然,也有很多家庭會選擇超前學習,或者把時間放在閱讀、英語、奧數上等等。學習了很多興趣班必然會減少在這些方面的學習時間,有得有失。

7. 具體時間安排,要做好規劃,利用好碎片時間

這是我們的一周時間表:

周三:下午高爾夫(2小時)

周五:放學後和小夥伴玩1小時,籃球(2小時)

周六:上午樂理(1小時) 美術(3小時,包含和小夥伴、老師共進午餐和部分休閑時間);下午舞蹈(2小時) 周日:上午鋼琴(1小時)、聲樂(1小時)

平時的時間安排:鋼琴每天20-30分鐘,樂理作業每周1-2小時。其他項目沒有課後作業,但孩子會利用碎片時間自由練習,比如美術、聲樂、舞蹈都是這樣。體育項目我們也很少拿出專門時間來練習,都是結合戶外活動來進行。

乍一看可能會覺得時間安排得好滿,但其實並不盡然。比如說周三的高爾夫課,我們沒有選擇校內的校本課,而是把時間安排在了戶外,我覺得非常划算,不僅延長了戶外運動時間,還可以提前接她放學,把在校內集合、等待校車和路上的時間轉化為自由時間。

周五和最忙的周六,孩子的課上都有自己最要好的夥伴,除了上課的時候可以在一起,還可以一起玩,一起吃飯,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在女兒的日記里,她這樣描述自己的周末:「我的鋼琴教室坐落在美麗的大海邊,上完課,我常和媽媽一起去海邊跑步、撿貝殼……」

周日下午到晚上是孩子完全放鬆的時間,作業一般在周六就全部做完了,周日下午我們會根據孩子的想法來安排。

二、因為興趣班,我們收穫了很多

1. 鋼琴:收穫堅毅

大家都知道鋼琴是一項非常耗費時間的學科。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學,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我們在入門的時候一度感覺非常困難,走了不少彎路,作為大童啟蒙並未感覺到輕鬆,這也讓孩子的自信受到些許打擊。但孩子的堅持讓我支持她繼續走下去。

面對學琴的困難,小小的她曾對我說:「媽媽,我覺得鋼琴是我的朋友,我有困難時可以向她訴說。」

一年級剛學琴不久時的一次演出,稚嫩的小身影。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師的更換,孩子在鋼琴學習上也開始發生變化,學習熱情越來越濃,效果也越來越好,不僅會把老師教過的內容反覆練習,還會自己主動往下自學,嘗試老師沒有講過的內容。每次看她練琴時的表情都能體會到她身心上的滿足。

老師也喜歡把她的演奏視頻放到朋友圈展示,有時在學校還會吸引到幾名小粉絲現場圍觀。

在鋼琴面前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在練琴的過程中,她不僅鍛煉了技術,也了解了音樂。可以和大朋友們對作曲家侃侃而談,在見到不同的鋼琴時,也總會躍躍欲試,想聽聽它們的聲音。

學琴的路就是這樣,不斷經歷磨鍊,也不斷嘗到喜悅,不斷變得堅毅,也許這才是我們在教育上獲得的第一桶金。

我們不是鋼琴神童,但我們依然從學琴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磨鍊了意志,也因為經受了考驗,而讓我們更加珍惜眼下的這份愛與執著。我很開心我們沒有在困難的時候放棄,也沒有因為追求短期成績而對孩子急躁、發脾氣。

2. 舞蹈:收穫美的提升

與鋼琴比起來,在舞蹈上我們沒有付出太多,也沒有經歷什麼波折,一路順風順水。從不到4歲開始,到現在9歲了,五年時間裡從未間斷過。她一直很喜歡跳舞,小時候為了上舞蹈課,寧可放棄和小夥伴露營的機會,讓我大惑不解。

舞蹈課需要體力和耐力,可以鍛煉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在我眼裡一直把它視為體育課。但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如此,她喜歡舞蹈課的挑戰,每年都會增添幾樣新的技能,好像打遊戲要升級通關一樣。她也喜歡通過舞蹈課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和舞蹈,感受隨著音樂而舞蹈連自己都變得更美了。

她的舞蹈課一般半年時間練習考級,半年時間排練參加演出。每堂課下來都是汗流浹背,辛苦是真心辛苦的。但說到放棄,她卻是怎麼也捨不得的。

她說,這是一個會讓自己變美的課程,所以在日常生活里也會融入舞蹈基本功練習。比如讀書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壓壓腿,走路的時候也會練習虎跳和各種踢腿。在她看來這樣做並不辛苦,而是好玩。

3. 聲樂:收穫情操的陶冶

聲樂課是最近才開始的,不到一年時間。老師說她還算比較有天賦,學得蠻快。

我們現在參加的聲樂課是以吟唱古詩詞為主的,閨女很喜歡。她覺得譜子配得不錯,符合詩詞的意境。我們就把這門課作為陶冶情操的放鬆時間。老師讓她在課堂上帶徒弟,讓她擔負起助教的職責,也是一種鍛煉。

4. 籃球:收穫友誼

學習籃球的益處有很多,我看重它的團隊合作,看重它對技巧、體能、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的多方面提升。

我們的籃球課已經上了一年了,一直是外籍教練在授課,一點小私心就是運動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一點英語環境,而無心插柳的收穫則是感受到了不同國籍教練對運動的不同態度。美國教練的娛樂精神,對籃球幾近源自本能的熱愛一直感染著我們,他可以讓課堂變得那麼好玩。而德國教練的嚴謹、認真、務實也讓我們不得不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應該再加把勁兒。

不過,孩子對籃球還沒有達到特別喜愛的程度,對她來說鍛煉的作用大於興趣。興趣不足,朋友來補,閨女的籃球課因為好朋友的加入而變得歡快起來。兩個女孩混跡在一堆男孩子中間,年齡上又不佔據優勢,可她們必須直面衝撞,直面比賽,有時候會被男生撞疼,一伸腿滿腿青,可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才慢慢變得強大。

還記得第一次試課時,小男生不屑地問她:「你來這裡幹什麼?這裡是我們訓練的地方。」可現在再也沒有人這樣問了,她們已是團隊中合格的一員。

另外,在幾次和班級男同學的聚會中,也能看出點不同,當男孩子玩籃球的時候她也可以很好的參與進來,讓不少男孩子嚇一跳。

5. 美術:收穫創造的喜悅

閨女一直很喜歡畫畫和手工,在一年級前我們沒有報過學習班,純粹在家裡自己搗鼓。但漸漸地孩子開始不滿足於自己折騰出來的效果了,這時候我們開始了美術課。

我們的美術課是畫畫和手工交替進行的,孩子非常喜歡。目前進行了不到三年時間,一直是同一位私教老師帶。我覺得這位老師對造型能力和基本功是更為看重的,同時也在鼓勵孩子創造。她的畫一直都受到各位老師的好評,在班級和學校里也經常被安排負責一些美工。美術是在生活中會被反覆應用的,這也算是一種正向加強。

6. 高爾夫和葫蘆絲

這兩項是在校內學的,完全零基礎開始。

目前高爾夫掌握得還不錯,去年通過了校隊選拔。除了練習場練習,教練也曾帶她下場打球。現在我們除了課堂練習以外,也會拿出時間來做額外練習。我覺得閨女在這項運動上入門還是很快的,未來說不定能成為她的一個特長。

葫蘆絲是最近才迷上的,也入選了學校的葫蘆絲俱樂部,所以在家會格外重視練習。可以吹出完整的曲子來,還可以登台演出,對我來說真是個意外的驚喜。

三、因為興趣班,我們所失去的

做任何事情都有機會成本。我們選擇了多門興趣班學習,就會造成單科進度比較慢。我們選擇了學習這些,就要放棄一些娛樂的時間和強化校內知識的時間,甚至減少一部分閱讀的時間。但綜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隨著學校學習難度的加大,作業量的增加,我們的興趣班也一定會面臨再度地取捨,但只要還在學習,我們就會全身心的投入,等到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候,也會在心裡對未來的再見充滿期待。

你的故事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書開團

周二:話說思維和方法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實踐

周六、日:美好生活畫報、熱點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東大開學演講刷屏:每個孩子都有翅膀,可許多女孩的翅膀卻被折斷了……
2歲半聽懂原版小豬佩奇,說說我們聽力練習的4個階段和5大神器!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