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國際不打小孩日:別讓暴力的種子,在孩子的幼小心中悄然滋生

國際不打小孩日:別讓暴力的種子,在孩子的幼小心中悄然滋生

?

作者:千一(富書專欄作者)

你知道嗎?今天是個特別有意思的日子:國際不打小孩日。

對此,相信很多寶媽都會相顧一笑,4月30日不能打,那就只能5月1日加倍奉還咯?

玩笑歸玩笑,雖然不打小孩兒這件事已然成為一種社會潮流,但細數周圍仍有許多家長奉行棍棒教育,堅持認為「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古人言: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多父母,都對這種用暴力手段來體現權威的做法趨之若鶩。

似乎沒有什麼是打一頓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打兩頓——不吃飯,打一頓;不睡覺,打一頓;不寫作業,打一頓;淘氣闖禍,打一頓。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偶遇一場在線「家暴」。

起因是孩子破解了朋友的支付密碼,擅自網購套「玩具」,特意寄到奶奶那裡結果還是事迹敗露,當著我的面和老公來了場「男女混合雙打」。

看著面前不停苦惱求饒的孩子,跟氣紅眼的父母,我訕訕地告別,溜也似的逃出了他們家。

突然慶幸,從小到大,自己都沒有受到過來自家人的「皮肉之苦」。「偷拿爺爺的錢買玩具」的事情我也做過,仍記得被戳穿時那一刻的窘迫,本以為將迎接的是一場狂風暴雨。

未曾想爺爺只是蹲下來,神情嚴肅道:

買玩具你可以問我們要,可以自己存錢,但你偏偏用了偷錢這種最糟糕的辦法。玩具我先扣在這裡,什麼時候你把偷拿的錢湊齊了還給我,我再給你。

我一邊自責地哭著,邊點頭答應,「省吃儉用」一個多月後終於從爺爺手裡「贖回」了玩具,那一刻竟感覺到從未有的輕鬆與快樂。

自此,我便再沒「偷」拿過任何東西。

也正是基於從小接受到的「民主式」家庭教育的原因,我始終堅信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許多靠打罵達成的目的,其實靠耐心和溝通都是可以做的。

但仍有不少家長選擇了打孩子這種最「簡單粗暴」同時也最「偷懶」的方法。

01

打罵難以讓孩子明白真正的規則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有了「孩子不打不成才」這樣的說法,並被許多家長奉為教育孩子的行為金句。

一看到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立馬抽出皮帶胖揍一頓。

直到其承認錯誤為止,並暗自欣喜自己的「教育」成效。

但事實上,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大都是因為經受不住身體上的痛苦而投降,表面誠惶誠恐,實際上卻並不一定真正理解自己錯在哪裡,無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做出反省。

我的公司同事便常和我抱怨,家裡的女兒「屢打不改」,傷透了腦筋。

比如發現女兒竟邊寫作業邊用手機偷偷追劇,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扇了女兒兩巴掌,並將她的智能手機強行換成老年機。

沒想到女兒老實了沒幾天,竟然又找同學借了個Pad,利用晚上睡覺的時間捂在被子里看,氣得同事又是一頓揍。

可發現每次揍完等著她的不是女兒的誠心悔改,而是作案手法的不斷升級,著實令她又氣又惱。

就像美國兒童教育專家海姆·吉諾特所說的:「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時候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覺。」

孩子被打時,表面上是害怕、惶恐,但他怕的可能只是你手上的那根藤條。被「壓制」久了,反抗自然是常態。

或是像同事女兒那樣不露聲色地「暗中行事」,挑戰父母權威,也有部分極端的孩子甚至會對實施管教的父母產生屈辱和憤恨的情緒,渴望逃離這個家庭。

去年11月,法國通過了《反日常教育暴力法》,這項法案引發了民眾的熱烈討論。

而今年3月,日本政府也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兒童虐待防止法》和《兒童福祉法》。

由此可見,「暴力育兒」引發的爭論,已經升級為全球性的育兒難題。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當地新聞,一名熊孩子因為學習問題,被媽媽打了一頓之後離家出走,被發現的時候,正坐在河邊哭著寫作業。

雖然這則新聞讓人感覺又氣又好笑,但孩子父母仍須慶幸,這個孩子並未因一時衝動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畢竟將「棍棒底下出孝子」演變為「棍棒底下中年喪子」的類似事件早已是屢見不鮮。

02

攻擊可以被傳染,暴力是毀壞關係的元兇

在反家暴紀錄片《中國反家暴紀實》中,創始人李陽的前妻Kim在片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訴說了家庭暴力對孩子造成的毀滅性的傷害。

只有三歲半的女兒Kim的在看到媽媽被家暴後畫了一幅畫,並對媽媽說:「我可以用筷子和剪刀保護你,我可以殺了爸爸。」

瞬間讓Kim淚崩,並不是因為感動,而是深深的恐懼與無力。

畢竟「我可以殺了爸爸」這樣的話,竟會從一個3歲小孩口中說出,難免讓人毛骨悚然。

也代表著象徵暴力的種子,在幼小的女兒心中悄然滋生。

正如《原生家庭》一書中所說,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在心理上越想逃離父母,行為上也就越接近父母,更容易陷入父母的思維或行為模式怪圈裡。

相信也有許多家長會認為,暴力就算被傳染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以前我們都是在被打罵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也沒見有什麼心理創傷,這樣的想法是極其片面的。

陳喬恩曾在湖南衛視的《旋風孝子》的綜藝節目中坦言,從有工作記憶以來就從未跟母親親近過,兩個人共處一室的時候甚至會有些尷尬。

更是自曝兒時所遭受的「棍棒教育」,正是給她造成心理陰影的根由。

母親聽到後忍不住淚流滿面,並承認兩人之間存在著一堵無形的高牆,「小時候她怕我,現在我有些怕她。」

我想,之所以許多人會認為「我們都是打罵教育之下的成功產物」,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少數幸運」的那一面。

而在你看不見的背後,有數不清的孩子,因為家長的動手,而讓他跟家裡的距離變得更遠,一直在等長大之後逃離這個陰影。

03

別讓發泄情緒,成為你動手的理由

前段時間看過的《都挺好》里,記得有這樣一個畫面,大嫂吳菲在獨自帶娃與工作壓力下精神瀕臨崩潰。

接小咪回家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看見女兒小咪在夠桌上購物袋裡東西的時候由於身高不夠,不小心把袋子打翻在地,氣得狠狠打了一下小咪手。

看見小女兒受到驚嚇失聲痛哭自己也跟著情緒失控,不停道歉。

這個場景也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表示自己也會有受外界影響情緒失控的情況下打小孩子,或是被父母揍的經歷。

甚至有網友在知乎po出自己小時候的遭遇,從小父母分居兩地,自己跟著父親,表現不好會挨揍。

父親心情不好,打牌輸了,或是喝了酒,都會二話不說對著自己一頓拳打腳踢,不管自己是在睡覺還是寫作業。

這些經歷一度成為他的童年噩夢,為了逃離父親的魔爪,早早便輟學打工,寧願到處顛沛流離也不願歸家,並表示「一直都在等父親的一句道歉」。

然而現實卻是,大部分打過孩子的父母,至今仍覺得當時的行為是合情合理的,不會意識到是自己在宣洩情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與心理健康的塑成都是極為負面的。

所以,再難,也請別讓自己被情緒支配。

發怒的時候,先讓自己靜一靜,想明白自己動手打孩子的原因,是真的因為「盼其成器」還是僅僅為了「發泄情緒」。

瑞安教授曾說:

我想對仍然相信體罰的家長說,有許多非體罰的處罰方式,像是隔離處罰或經濟處罰,雖然不像體罰那樣短期見效,但可以穩定建立起孩子的良好行為,且效果持久。

相信,許多時候,孩子是能接受一個偶爾情緒失控的爸爸或媽媽的,而導致孩子出問題的是將「打罵」作為自己情緒發泄工具的父母,將「棍棒」等同於「教育」的理念以及堅定地把打他說成為他好的高高在上的姿態。

雖然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改變原生家庭對下一代的影響,不讓「打罵孩子」的負面影響再繼續傳遞下去。

以懲罰取代體罰,讓理解代替打罵,或許你將看到孩子不一樣的改變。

作者簡介:千一,熱衷親子育兒教育的生命見學者。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中年老母才懂的扎心真相: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女兒比賽失敗,吳尊暖心安慰: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這一點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