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神演義中,鄭倫非要忠於紂王的原因找到了,和妲己有關

封神演義中,鄭倫非要忠於紂王的原因找到了,和妲己有關

《歪歪侃封神》第360期

文/斯文卿相

封神演義里,有一個很奇怪的將軍,誰?鄭倫。

鄭倫拜闡教金仙,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煉成竅中二氣,善能吸人魂魄,與人對敵,鼻竅中哼的一聲響亮,便能噴出兩道白光,但凡有三魂六魄者,那是逢之即擒,從無例外,也因此,被稱之為哼將軍,很明顯,他是一個非常有本事的人,可為什麼說他奇怪呢?

鄭倫原本是冀州侯蘇護麾下的五軍督糧上將,原本是蘇護的部下,紂王八年,蘇護因妲己造反,和奉紂王之命,前來征討的北伯侯崇侯虎,在冀州城下交戰時,在外催糧的鄭倫,是「心懸兩地,星夜奔回」,星夜奔回幹什麼?幫蘇護抵抗朝廷大軍,和蘇護一起,當朝廷叛臣,鄭倫為什麼會這樣?

殷商,地方諸侯等於是一個個的小方國,有獨立的外交、軍事、經濟、人事大權,古語云:「桀犬吠堯,非桀之賢於堯者,乃各為其主也。」從這個層面講,鄭倫幫助蘇護,抵抗朝廷大軍,一起當朝廷的叛臣還是有情可原的,畢竟當的是蘇護的官,吃的是蘇護的飯,拿人錢財,必須得替人消災不是,這個時候,他心裡是沒有紂王的。

可奇怪的是,鄭倫,這麼一個渾身充滿叛逆風味的將軍,彷彿上了一堂儒家的政治思想課,狠狠的惡補了一下君臣綱常方面的知識一樣,僅僅十來年之後,就變得讓人很看不透了,為什麼這麼說?

西岐姜子牙等造反,朝廷屢派大軍,屢戰屢敗,實在沒有辦法,紂王就想起了蘇護這個非常能幹的老丈人,因此,特發詔命,假蘇護節鉞,讓他帶兵攻打西岐。

封神演義里也說,紂王讓蘇護到西岐,這對蘇護而言,是一樁天大的好事,因為他雖為國丈,卻早就同西岐開國武成王黃飛虎暗通款曲,早想歸順西岐,不過就是一直沒找到機會而已,如今機會來臨,蘇護自然歡欣鼓舞,所以到西岐不久,他就找了個合適的機會,對鄭倫說什麼「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類的話,將自己打算背叛殷商,打算歸順叛西岐的想法說的清清楚楚。

君侯已經決意歸周,鄭倫,作為蘇護麾下的心腹大將,當年還曾同他一同反商,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都應該舉雙手贊成才是,可奇怪的是,這回他卻完全變了,堅決不同意反商,而且還認為「今國事艱難,不思報效,而欲歸反叛,為之不仁。鄭倫切為君侯不取也!若為國捐生,捨身報主,不惜血肉之軀以死自誓,乃鄭倫忠君之願,其它非知也」

忽然肯替紂王考慮,以君臣大義斥責蘇護,並很明白的對蘇護表示,他願意忠於紂王,願意為紂王盡忠,更為奇怪的是,既然願意為紂王盡忠,那麼,蘇護有反叛之心,作為朝廷的忠臣,要麼當場擒拿,要麼趕緊向紂王告發,事實上,以他的本事,怎麼做都沒人擋得住,可鄭倫呢?

面對蘇護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只是很無奈的表示:「君侯既有歸周之心,我決然不順從於反賊。待我早間死後,君侯早上歸周;我午後死,君侯午後歸周。我忠心不改,此頸可斷,心不可污!」

這麼說還不算,回去之後自思:「主將心意歸周,恨不能即報國恩,以遂其忠悃。其如凡事不能就緒,如之奈何!」,也知道,有這麼個主將作祟,他想忠於紂王,為紂王蕩平叛逆的苦心必將付與流水。

為這事晚上都愁的睡不著覺,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呂岳來了,殷洪來了,尤其是殷洪,一身本事,又是紂王之子,忠於紂王的心思是不亞於他的,此刻鄭倫若將蘇護的意圖告知殷洪,倆人聯手,讓鄭倫睡不著覺的事情不就順理成章的解決了嗎?

可鄭倫呢,一方面不知如何是好,另一方面呢,有了解決問題方法的時候,卻對蘇護反叛一事掛口不提,好像是有意保護蘇護似的,行為如此矛盾,究竟是為什麼?

前面可以反商,後面突然改變立場,非要忠於紂王,一下子成了紂王的忠臣,是紂王給了他什麼好處?讓他嘗到了天家恩典,並因此而感激涕零,所以非要忠於紂王嗎?然而需要說明的是,鄭倫到死都沒見過紂王,就是在討伐西岐的時候,他當得依舊是蘇護的官。

身份沒變,地位沒變,思想卻忽然發生變化,行為還如此矛盾,這裡面肯定有原因,而這個原因,封神演義里,鄭倫其實已經做過解釋,即,他跟妲己有點關係,是為了妲己,才非要效忠紂王,堅決不肯反叛的,那麼,鄭倫跟妲己,到底什麼關係呢?

再回到紂王八年,那年蘇護反商,被崇黑虎抓去兒子蘇全忠,自覺城池不保的時候,曾對星夜趕回冀州,打算跟他一起反商的鄭倫說:「……長子今已被擒,不若先殺其妻女,然後自盡,庶不使天下後世取笑……」

打了敗仗 ,而且沒有挽回的希望,所以,為了保全名節,打算殺死妲己、妻子,來個玉石俱焚,鄭倫聽到這句話,當時就急了,大叫曰:「君侯今日是醉了?迷了?痴了?何故說出這等不堪言語!天下諸侯有名者:西伯姬昌,東魯姜桓楚,南伯鄂崇禹,總八百鎮諸侯,一齊都到冀州,也不在我鄭倫眼角之內。何苦自視卑弱如此?末將自幼相從君侯,荷蒙提挈,玉帶垂腰,末將願效駑駘,以盡犬馬。」

這句話雖然狂妄,但要說起跟妲己的關係,關鍵就在「自幼相從君侯」這六個字上,什麼意思?

鄭倫已經很明白的表明,他打小就跟著蘇護,是蘇護撫養他長大,而且還提拔他當了將軍,蘇護對他有養育、知遇雙重大恩,正因為如此,討伐西岐時,蘇護要歸順西岐,當朝廷的叛臣,鄭倫都愁的睡不著覺,卻絕不肯向朝廷告發,也正是蘇護等歸順西岐,還非要帶上他的原因。

那麼,蘇護既然對鄭倫有大恩,冀州的時候可以一起反叛,到了西岐為什麼就不行了呢?鄭倫打小在蘇府長大,年紀也不大,自然跟妲己青梅竹馬,妲己那麼漂亮,鄭倫能不愛上她嗎?

愛上妲己怎麼辦?礙於身份的關係,沒辦法向妲己表白,只能將這份愛意深深地埋在心底。

當他討伐西岐的時候,妲己早都成了紂王王后,雖然是九尾狐妖借體成形,但鄭倫不知道啊,他還以為當了王后,跟殷商一體的妲己,就是當年跟他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並且打心底里愛著的妲己。

在這種情況下,保護殷商就是保護妲己,忠於紂王就是忠於妲己,所以,他才變化那麼大,非要忠於紂王的,其實,他效忠的是在紂王嗎?只是青梅竹馬的妲己而已,愛著妲己,卻從沒向她表白,只默默地做妲己的護花使者,並打心底里祝她幸福,至於後面生死關頭選擇投降,不過是求生的本能,但歸根到底,鄭倫的愛還是相當偉大的,他曾經為妲己艱難的戰鬥過,難道這還不夠嗎?

歡迎關注,共話封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也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紂王聚殲四大諸侯,卻為何放過西伯侯姬昌,原因是紂王不敢?
封神演義中,柏鑒為何能當上三界之主?

TAG:草根也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