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朝貧苦「人設」的代表,失意大半生,卻也有君子之交

唐朝貧苦「人設」的代表,失意大半生,卻也有君子之交

這幾年最常出現的一個詞就是「人設」,每次有任何大事被爆料出來,總少不了人設崩塌這個鍋。縱觀歷史長河中的那些古人,其實在他們身上也有人設存在,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貧苦的代表,他就是唐朝詩人張籍。其實他在唐詩中留下的經典作品也不少,可惜終究沒有成長,為像李白又或者是白居易那樣盛名永傳的大詩人。他一生的命運不濟,直到中年都還在窮苦中掙扎,只是他的朋友圈倒是不差,一起走進這位窮苦詩人的君子之交。


01出生貧寒,艱苦求學

張籍出生貧寒,他的祖籍就是蘇皖交界處的小鎮烏江,關於烏江這個地方,最有名的還是英雄末路的項羽,他可是將好牌打的稀巴爛的典型代表。只是張籍與他不同,畢竟他從出生開始,也就沒有拿到過什麼好牌。因為家境清貧,所以小時候的章節只能夠遠離故鄉去求學,苦讀詩書,然後踏上仕途,這是他唯一能夠改變命運的辦法。在寒窗苦讀的這10年里,與他友誼最為深厚的,就是當時的另一位詩人王建,兩人在文學詩詞上都意趣相投,可謂是摯友。

只是這十年求學之路結束以後,這兩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也不得不面臨分別,畢竟這天下沒有能夠走到終老的宴席。在離別之際,兩人還互寫了一首贈詩。接下來的往張籍,又一次離開求學之地,他先去長安,打算求取功名,只是自己並沒有什麼名氣,所以無人賞識他。隨後他就開始了浪跡天涯的旅途。張籍的這段旅途,就如同崔健的那首《假行僧》裡面的歌詞一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無論是現在的北上廣又或者是江浙滬,張傑都留下過她自己的足跡,將這麼多個省份遊歷完畢的張籍,當時的他才25歲。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對於很多25歲的人來說,人生的旅途大多隻困頓在上學與工作的地方,偶爾出去旅遊散心,儘管很多人都有著環遊世界的夢想,可是連一步都沒踏出去過,更不要說那個車馬住行都不發達的古代,他一個人獨自去了那麼多地方,這份精神也確實值得佩服與學習。只是他與李白那些文人不同,別人遊歷天下,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給自己一份詩意的生活,而他卻純粹是為了給自己找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02遊歷四方,尋求工作

那麼會有讀者疑惑,那麼他到底找到工作了嗎?按理說張籍的才華不差,在遊歷的這幾年中更是開闊了視野,在那個注重文人的年代裡,以他的名氣找一份工作,應該是一件容易的事。只可惜這麼多年在天涯漂泊,他卻始終沒有一個可以立身的地方。異鄉奔走多年,她看見了人間冷暖,也嘗遍了風霜苦寒,基本上都生活在最底層,這對於一個市場來說似乎有點悲劇。其實這段看似悲劇的經歷,對他的人生而言,卻也十分珍貴難得。

正因為他總是與最底層的百姓打著交道,他才能看到人民中最真實的社會模樣,才能發現這人世間存在著的不公與弊端,這片看似糟粕的土壤,卻培育出來了這位現實主義詩人。因為在這個時期,他寫出了非常多描繪中堂現實的詩詞。其中就包括這篇有名的《秋思》,整首詩雖然用詞明白如話,也只是表達了一個遊子的心態,但是卻也道出了當時遊子的艱辛,甚至吸毒了,還有幾分杜甫詩的味道。看來這段艱苦的旅程,在一定程度上對他的詩歌創作也有著很大幫助。


03時來運轉,遇到貴人

張籍隨著歲月一同漂泊,轉眼間就到了而立之年,終於在這一年他等到了時來運轉,結識了他生命中的貴人韓愈。當然他們兩人的相識,還是通過當時的另一位苦吟詩人賈島才有機會相見的。賈島與張籍相識之時,也是布衣之身多年未中功名。正好有一次賈島路過江東,張籍得知這件事後,便以地主的身份接待了他。因為他們的遭遇有幾分相似,所以也就結為了朋友,過了兩年賈島考中了進士,他又想起遠在江東依舊貧苦的張籍,便將他推薦給了韓愈。

當時韓愈還在擔任汴州的節度史,韓愈便邀請張籍前往汴州做客,在讀完張籍所寫的詩以後,韓愈便將他留了下來,並且對他讚賞有加。除了表揚以外,韓愈還做出了實際行動,他讓張籍在自己的學館中讀書,準備考試。這對於前30年在貧苦中掙扎的張籍來說,這樣的禮遇,讓他覺得這是一場夢。儘管當時張籍年長韓愈6歲,仍然把他當成了自己的恩師。在潛心苦讀兩年之後,他考中了進士。


04進士及第,生活清苦

本以為進士及第以後,張籍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誰知等待著他的依然還是「貧苦」。她本開心的在家中等待著工作,誰知朝廷的分配公告還沒有下來,他的母親卻突然因病去世,按照當時的傳統習俗,他必須返鄉為母親守孝三年,期滿以後才能任職。只是當母親的孝期結束以後,朝廷似乎將他給遺忘了,遲遲沒有等到工作分配。就這樣又過了三年,才分配給了他一個太常寺的太祝。

這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九品小官,而且主要的職責就是在祭祀的時候念祝文,誰知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待就是10年。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它會讓你年華老去,青春不再。跟何況這樣一個小官所領的微薄俸祿,就連養家糊口都成了難事,導致一家人的生活極為貧苦,就連旁邊的人,都有描寫過這位太祝的窮苦生活,他自己也有不少記錄這段時間的詩詞。因為家中連買燭火的錢都沒有,他還患了眼疾,差一點雙目失明。


05終得重用,因病離世

作為他的恩師,看著張籍這樣的遭遇,韓愈也多次向朝廷舉薦,只可惜多次未果。直到他50歲的時候,終於在恩師的推舉之下,坐上了秘書省校書郎的位置,時隔三年又遷升到了正六品的水部員外郎,韓愈那首著名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就是在張籍陞官以後所寫給他的。只可惜張籍陞官以後,經過了4年的時間,恩師兼好友的韓豫便因病去世了,4年之後,早年生活的苦難與打擊,也讓他因病離世。雖說命運的前半生沒有善待過他,好像還有這樣一位知己,一直在幫助和賞識張籍。

在他的所有詩詞中,最為出名的那首就是《節婦吟》了。如若不了解張籍的生平,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首愛情詩,然而並不是,他之所以寫了這樣一首詩詞,其實是為了婉拒當時李師道的重金拉攏,這首表面上在寫男女情事的詩詞,卻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他拒絕了當時李師道的勾結拉攏,用此詩委婉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不知道現在的你,了解完這首詩的背景,又作何感想呢?

作者:青樓詩社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樓詩詞江湖 的精彩文章:

白樸戲夢人生:閱盡滄桑,寫下流傳千古的戲曲,81歲後不知所蹤

TAG:青樓詩詞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