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文/格瓦拉同志

從天安二年(858年)外戚藤原良房出任攝政開始,藤原家族世代執掌朝政,而天皇空有尊貴的名號,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權力。等到第65代天皇-花山天皇即位後,朝政大權早被太政大臣藤原賴忠、右大臣藤原兼家瓜分,而年幼的天皇為了擺脫二人的挾持,便重用舅舅藤原義懷和保姆之子藤原惟成,並實施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意在收攏民心,重樹天皇的權威。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花山天皇即位後,意圖奪取藤原氏的權力

天皇的舉動引起藤原家族的猜忌,尤其是一門心思想做太政大臣的藤原兼家,更是難以容忍。為了阻止天皇奪回權力,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其廢黜,改立自己的外孫懷仁親王為天皇。藤原兼家想到此,便到處尋找「突破口」,以便將花山天皇廢黜。

好在沒多久,藤原兼家便在天皇的私生活中發現可乘之機。原來花山天皇極好女色、內寵極多,而最受他寵幸的,莫過於大納言藤原惟光之女藤原恆子。藤原恆子不僅美艷絕倫,而且冰雪聰明,由是深得花山天皇的寵幸,幾乎達到專擅宮闈的程度。可惜紅顏多薄命,藤原恆子服侍天皇沒多久,便突患重病而死。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藤原恆子是花山天皇最寵愛的嬪妃

愛妃之死令天皇痛不欲生,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裡,花山天皇每日以淚洗面,有好幾次還哭昏過去。天皇無比思念愛妃,漸漸地便荒怠國事,時間一長竟然產生了退位的念頭(「弘徽殿妃薨。妃名恆子,大納言為光之女也,三千寵愛承之一身,稱曰麗女御。帝所愛幸,意佳人難再得,不勝悲哀,至致昏迷,遂懷脫屣之志。」見《日本國史略·卷二·花山天皇》)。

宮內的一舉一動皆在藤原兼家的掌握中,所以當他聽聞花山天皇有退位之心時,便決定給他「加把火」,以便促成此事。為此,藤原兼家命兒子藤原道兼去忽悠天皇,宣稱若想解脫相思之苦,唯有剃髮為僧,每日在佛前虔誠懺悔,來世才能與愛妃再度重逢。為了表達誠意,藤原道兼還發誓,自己願意追隨天皇一同剃髮。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藤原兼家指使兒子哄騙天皇出家

花山天皇飽受相思之苦,並沒有察覺出藤原道兼的陰謀,在他屢次三番地忽悠下,竟然便真的答應到元慶寺去出家(「道兼因說理無常,助其哀情。帝益決遁志。無幾,帝與道兼謀,欲乘夜潛幸花山元慶寺。」引文同上)。藤原道兼見天皇主意已定,便告知父親做好準備,一旦看到天皇跟隨自己出宮,便即刻迎立懷仁親王為天皇。

花山天皇主意既定,便在某日晚間跟著藤原道兼到元慶寺去出家,結果剛離開皇宮沒多久,便心生懊悔,覺得自己終究放不下帝王生活。天皇考慮至此,便借口月光太亮,恐怕為人發現,便準備回返皇宮。藤原道兼見狀,便死命地拉住天皇,聲稱天子無戲言,既然說到就應該做到。更何況三件神器已經送往東宮,懷仁親王已經繼位為帝,就算是此時回去,也不能再做天皇。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元慶寺

天皇聞言大吃一驚,但既然事已至此,也只好繼續前往元慶寺。君臣二人到達元慶寺後,藤原道兼即刻命令老和尚為天皇剃髮,並為他取法名為入覺。按照當初的約定,藤原道兼也應該剃髮為僧,結果這廝卻以出門前未告知父母為由,很快便溜之乎也。花山天皇見狀,方知中了藤原兼家父子的圈套。

其夕,月色殊明,帝難揭焉,有猶豫之色。道兼奏曰:「璽劍已奉東宮矣」...帝亦以其不可中止,遂遁。道兼與僧一人從焉,人無知者。其明,帝祝髮為僧,法諱曰入覺...道兼詐泣曰:「已奉聖約,願歸面辭父母,而後來給事薪水。」乃去不來。引文同上。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一條天皇

不久,藤原義懷、藤原惟成得知天皇剃髮的消息,也相伴來到元慶寺,在好一陣唏噓、痛哭後,隨即也落髮為僧,並終身陪伴在天皇左右。花山天皇於寶和二年(986年)夏季落髮為僧,在位僅有兩年時間。隨後,藤原兼家扶立懷仁親王即位,是為一條天皇。3年後,藤原賴忠病死,藤原兼家如願以償地當上太政大臣,但僅過了1年時間便病死。

花山天皇天資聰穎,雖然被臣下忽悠著出了家,但此後卻在佛寺中努力修行,最終竟也成了一代高僧,並且身後留下大量的和歌作品,這也算是一段佳話了。不過,花山天皇雖然遁入空門,但好色之心卻並沒有斷絕,竟以法皇之身愛上了藤原恆子的四妹,鬧出了不少的醜聞。

日本天皇痛失愛妃後鬱鬱寡歡,被大臣忽悠著去做和尚,最終成高僧

花山天皇出家後,最終成為一代高僧

當時,內大臣藤原伊周正在熱戀藤原恆子的三妹,卻誤以為跟花山法皇暗通款曲的女子是自己的戀人,於是在怒火中燒之下,便帶著家臣埋伏在藤原惟光的府邸周圍伏擊「情敵」,結果射殺了法皇的兩名侍從,而法皇本人也被射穿了衣袖。由於此事發生在長德二年(996年),故被稱為「長德之變」。經此一事,法皇的行為有所收斂。12年後,花山法皇駕崩,終年41歲。

史料來源:《日本國史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陵已經被找到,而且研究價值極高,專家為何遲遲不肯挖掘?
諸葛亮的族子,因為父親被殺終身不肯侍奉晉朝,兒子卻當上宰相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