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腰刀不如日本刀殺傷力強?這種說法並不客觀

明腰刀不如日本刀殺傷力強?這種說法並不客觀

刀劍在明代已經轉變成戰場上的輔助性兵器,在戰爭中的作用無法與漢唐時代的刀劍同日而與,開始進入式微階段。但是,這種式微是針對整個刀劍發展歷史而言的。客觀分析明代刀劍,無論從材料,工藝,品質還是功能看,都未停止發展的腳步。

首先,明代刀劍從一器多用轉向單一功能,騎兵刀和步兵刀分離, 長刀,腰刀,短刀各司其職而又相互配合,使用技法更加成熟和專業。這種刀劍細分的原則更加符合近現代戰爭的原則,實屬合理進步之舉,由此造成的部分功能的缺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短刀

明晚期雁翅刀

例如很多觀點單純地指責明腰刀不如日本刀的殺傷力強,這種說法看似事實,但並不客觀,因為當時日本刀為雙手持握,長達五尺,其功能是純粹的攻擊兵器,而明腰刀為單手使用,屬於火器,長兵器或團體作戰的輔助兵器,其功能要求與倭刀不盡相同。

如果一定要比較,也應該用明雙手長刀。事實上,戚繼光軍隊為抗擊倭寇而啟用的長刀長達六尺五寸,功能應該只強不弱!另一種說法認為明刀不如日本刀精緻,製造粗糙。如果指外裝的話,應該承認大部分明刀確實不如倭刀裝飾精美,但明刀多是軍隊的制式輔助武器,使用者多為普通士兵,屬於大規模戰爭中的消耗品,可以由國家的軍器機構大批量迅速製造。

然而日本武士所持之刀被視為生命,無論刀條還是外裝,都由專門的匠人獨立製作,大多是私人訂製的,屬於貴重品,甚至可時代相傳,當然比明代由國家配備的軍刀要細緻精美。如果從刀刃質量看,以目前存世之明代刀劍實物和部分研磨過的樣品看,絲毫不遜於倭刀。上面研磨過的明刀和被收藏圈戲稱為「農民劍」的民造鐵劍,在鍛造結構熱處理硬度和彈性方面均可與倭刀抗衡。

其次明代刀劍的製造技術較前朝進步較大,不僅有所創新,而且不斷引進和吸取外族先進工藝,達到了「師夷之長而制夷」的目的。明代刀劍的基本工藝是傳統的嵌鋼和夾鋼,自南北朝宿鐵刀的出現後,這種方法不斷成熟,在明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嵌鋼和夾鋼,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即適合刀劍的大規模製造,又能滿足刀劍剛柔並濟的物理要求,只要精工鍛造,熱處理得當,造出的刀劍性能絕對可以滿足戰鬥要求。除了這兩種基本工藝外,明早期高級別刀劍的旋焊工藝已經相當成功,當時的工匠已經完全掌握了從中西亞傳播過來的大馬士革刃的製作方法,同時予以改進,出現了旋焊嵌鋼和旋焊馬齒夾鋼等工藝。

明代腰刀上的旋焊嵌鋼工藝

明代寶劍上的旋焊馬齒夾鋼工藝

註:本文為來源於網路。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為何超級機動戰機蘇-47會失敗?想法很好可惜生不逢時面世太早
外形丑基線高,居然還不讓人碰!95步槍的提把到底有何用?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