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進門上火炕,看坐姿就能分出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

進門上火炕,看坐姿就能分出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

編者註:火炕最早產自滿洲地區,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宮城遺址就發現有火炕。渤海國皇室系滿洲先人靺鞨人,但因為渤海國的領土面積包括朝鮮半島北部,渤海國上層吸收了很多高句麗人,而且韓國一直認為高句麗屬於韓國歷史三國時期的一國,認為渤海國即使主體是靺鞨人,但文化上高句麗化,統治居民也很多是原高句麗人。就如中原人把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也視為中原歷史上的朝代一樣,韓國也認為渤海國是他們歷史,故而認為火炕是韓國歷史上發明的。現在據海外媒體報道,在今俄羅斯克拉斯基諾的古沃沮人遺址發現距今2000多年前的火炕,這或許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火炕遺址。韓國把火炕稱為暖炕,韓國已經於2015年正式啟動暖炕申遺工作。

以前我們發過富察銘安關於火炕的文章,參看2018年5月14日發的文章《滿族民居的火炕與傳說》。今天我們發富察振東先生關於滿族火炕的論述,其中還說了滿族人和漢族人在火炕上的坐姿不同。

東北滿族人標準住宅,西屋南北對面火坑,西山牆下有條子炕。窗上扇橫內開下扇,上下抽插,這是滿族風格。

滿族住宅很少留後窗戶,即使留後窗戶,到冬季也要封堵以便保溫。

火坑有四個炕洞,寬度五尺二寸,如果是大個子的睡覺伸不開腿。人少可以打斜睡,人多可以把枕頭放在炕沿上就好了。

火坑很硬。炕席下鋪墊穀草,貧困人家褥子不夠直接睡在炕席上,早起身上印有炕席花。

火炕雖硬,但也有好處,勞累一天,睡在熱乎乎的火炕上,很解乏。長期睡火炕的,一般不會有腰間盤突出。即使有有腰間盤突出,多睡幾次火炕,也會有好處。

滿洲人的火坑長有丈余,寬五尺四寸,高度八層土坯既二尺四寸。冬暖夏涼是滿族人一生呆的最多的地方。盤腿坐是滿族人強項,從小練就的。不分男女老少盤腿坐在炕上幾個小時腰不酸腿不麻。過去客人來了,都請客人來了先讓脫鞋上炕往裡點,暖和暖和身子,盤腿坐好點上煙袋,多麼親切。

招待客人用餐,也是在炕上放好八仙炕桌,賓主盤腿圍坐四周,喝酒不許中間離席上廁所。晚上就睡在這炕上。

看這人在火炕上怎麼坐,就可以分出滿漢不同,滿洲人善於盤腿坐、漢人擅長蹲著,吃飯休息都蹲著,如趙本山或其徒弟們演的小品,上炕就蹲著,甚至坐沙發要是自由跟家一樣隨便,也是喜歡蹲在沙發上。而滿洲人進門上火炕,肯定會是盤著腿坐。

作者富察振東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恭親王奕訢
後金選擇什麼時間進攻遼東?

TAG:富察春兵 |